分卷阅读6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常的起立问好之后,杨老夫子看了一圈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点点头,屡屡胡子微笑道:“同学们今日容光焕发,朝气蓬勃,希望今后日日都能保持这个状态呀!”

接着继续讲道:“今日学堂里来了美丽的女娇娥,我们就讲同样优美的诗经吧。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开端,乃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同学们都来说说诗经里你们觉得最为优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嗯~~这位同学,你起来说说。”

沈妙害羞地站起来,“杨夫子,奴家沈妙。”

杨老夫子点点头:“沈妙同学,谈谈你理解的或是喜欢的诗经句子,我们一起赏析一下。”

沈妙想了想,“学生觉得诗经里描述爱情的部分都是十分优美而让人愉悦的,比如,《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杨老夫子笑着屡屡胡子点头示意沈妙坐下,“沈妙同学说的不错,诗经中很多有趣的男女爱情交往中无伤大雅的调笑打趣之辞或行为。这一首诗就是描写了一对夫妻之间温馨幽默的家庭生活,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夫妇二人一唱一和,情投意合,恩爱甜蜜的对话,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充满趣味,和谐温馨。此类诗作的典型还有《齐风·鸡鸣》,也是一首对话体诗,妻子催夫早起,丈夫却找理由推托,夫妻对话幽默诙谐,夫妻依依之情由此可见。这类诗还有类似典型,有没有同学知道?”

李芙站起说道:“夫子,这个我知道,典型之作还有《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杨老夫子点点头微笑道:“非常好,这一首诗看似描写一个女子找不到如意对象而发牢骚,实际上写女子会见情人,对情人的打情骂俏。诗中“狂且”即狂徒,“狡童”即小滑头、美少年。女子这般打趣自己的情人,显得诙谐风趣,可见二人关系亲密,情谊深深。小儿女的情态在诗中确实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老夫子笑着让李芙坐下,屡着胡子,缓缓总结:“看来女同学们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诗经里的爱情,就像是田野乡间随处可见的野花野草,清新自然,不像《凤求凰》那般浓墨重彩、炽热大胆,也不像《孔雀东南飞》那样令人感慨唏嘘,亦不如《长恨歌》里的缠绵悱恻,多得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世俗化、生活化的爱情,散见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却有一种特别的纯净美丽、自然脱俗。《诗经》里的男男女女,也如乡间自由奔放的精灵,天真烂漫,自由而不放纵,亦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他们纯净美好,显示了人性、爱情美好的一面。

《诗经·国风》的诗篇是普通民众的诗篇,与其中的幽默成分相应的,是普通劳动人民无论是在遭遇压迫还是眼见不平又或者爱情婚姻和乐之时,都能够自我宽慰、自娱自乐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心境。”

课堂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

杨老夫子笑着说道:“那我们现在来听听男同学们喜爱的诗经是什么样?卫凛夜,你起来说说。”

卫凛夜站起:“夫子,学生记得最深的句子当然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学堂响起低笑声,杨老夫子点头示意他坐下,“男同学喜欢这句确实无可厚非,夫子现在想听听不同的声音,李煜,你来说说。”

李煜站起来:“夫子,学生印象深刻的一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杨老夫子点点头:“很好,这句话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舝》。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这句话的意思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