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道了怎么回事。

“杂货店也有雪莲的一份子,现在看店的也多是她和几个孩子,每个月也有些进项,再供个孩子读书也没有问题,我看把小三儿也送去学堂吧。”周奶奶替女儿提议。

周琳这才想起忽略了姑姑家的几个孩子,也是这几个孩子太懂事,就连五岁小四妞都不闹人,经常主动要求照看宝儿,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忍不住开口帮腔,“我一直都羡慕石头哥能认字呢,就让小三儿也去学堂吧,回来还能教我和二妞四妞,一个人的束脩教四个人,再划算没有了。”

她这段时间已经发现了,这个名为庆的朝代类似宋代,从春联上的字就能看出比较接近繁体字,她也能认个七七八八。现在刚好也能把自己认字的事情过了明路,还能对照着多认一些字,她是不想做个半文盲的。

赵氏向来是个心肠好又大度的,自然不会说什么。就连李氏都没有意见,小三儿在家也帮不上太多忙,束脩大部分也是小姑子出,万一大小考个功名,也是全家的荣耀。既然没有人反对,周鑫和小三儿上学的事情就定下了。

为了小三儿也要进学,周琳又赶出了一个书包,因为小三儿年龄还小,特意做成了双肩背的样子,喜得小三儿一拿到手就背着在村里转了几圈,惹来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羡慕的目光。

既然小三儿要上学了,总得有个正经名字,周爷爷拎了一只鸡到村里的廪生周怀谨家,给小三儿求个正经的名字,顺便给八个多月的宝儿也求一个。

周怀瑾根据小三儿哥哥的名字,给他取了“树文”二字为名,宝儿单名一个“森”字,随了两个哥哥的字形,也因为宝儿是周德山家的独苗,还有几分枝繁叶茂的寓意。

书包有了,名字也有了,备上束脩,两人各自就被送去了学堂。

周鑫上的是镇上一个专重算数的学堂,学些九章算术之类的,毕竟是为了开铺子经营之类的事。因为先生不包住宿,他暂时跟周磊的朋友王满仓住在一起,每月分担一半房子租金。

小三儿年龄不大,可塑性也好一些,上的自然是正经的私塾,先生是隔壁牌坊刘村的一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科举回村开了私塾,据说是个有能耐的,村里唯一的廪生周怀瑾就是他教出来的。

由此也可见家人对小三儿的期望了。

☆、第21章灌溉

春天已经过了大半,只下过两三场蒙蒙细雨,对田里正在拔节抽穗的麦苗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庄稼可是农人的命根子,因此全村人都忙得热火朝天,引水灌溉,生怕麦子衍花时水肥不足,收成打折。

周琳家送了两个孩子上学后,也开始忙了起来,毕竟家里有五十几亩地,全部灌溉一遍可不是个小工程。家里的男人都恨不得吃住在地里。家里女人虽然不用下地,也要做好一日三餐,再送到地里,还要清洗男人晚上回来换下的沾满泥水的衣服。

周琳跟着李氏和赵氏忙活的时候,还在想自己的挎包暂时是送不出去了,只能在心里跟蒋福生说了句抱歉,毕竟家里的事情更要紧。

到第三天时,周琳家的地才浇了十七八亩,要浇完怎么还得再有三四天,眼看着麦子就要衍花,周家男人忙得脚打后脑勺,早出晚归的。

早上男人吃过李氏送来的汤饼,正要继续浇水,就看到远远有个人朝自家地头走过来。李德全眯着眼睛看了看,问兄弟,“德山,那是蒋家二小子吧?”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