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

上卷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九九三年八月)

第一章黄玫瑰

12月24日星期四

今天是平安夜,窗外的风吹得树叶簌簌地响,那一阵阵的寒意让人觉得温暖。很久没写日记了。

现在,由八个中文系女生和四个历史系女生组成的“文史一家亲”大宿舍剩下不到一半人了,曾燕拍拖,张慕杰老乡聚会,雷华娟跟108的何淑珍去跳舞,张君贤在传达室和男友煮电话粥,梁秀芹找老同学聊天,历史系的四个人中,董伟红和许燕青去密谋元旦班级活动,莫慧娴跟他哥哥的朋友去喝茶,只有韩襄在。

今晚心情很好,好像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说话,许多人在笑,他们跑来跑去,让我觉得在黑夜里到处都是动作敏捷的身影,到处是神采熠熠的面孔。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没听到,就一直坐在窗边的桌前,看书,看窗外的夜。韩襄与我相连的靠窗的桌上,立着那个高高的像花瓶的大玻璃酒杯,它张着明亮的嘴,好像在等待一支美丽的花。她靠在床上看书,那么专心,好像早把世界忘了。我怎么就没办法那么专心呢?

“喂,快点啦!要关灯了!”108的林美玲喊。

“圣诞节快乐呀!”我站起来,看看韩襄,又看看在桌前复习的雅冰。韩襄笑了笑,没说话。雅冰笑着说:“圣诞节快乐!”

突然,熄灯了,宿舍一下黑暗了,我拿出两张小卡片,走到陈肖红的床前,揭开她上铺的床帘,把一张小卡递过去,说:“平安夜快乐!”陈肖红吓了一跳,说:“含晖,谢谢你,圣诞节快乐。”她的鼻音很重。到了108室,赵怡也上床了,我把另一张小卡放到她手上,说:“merrychristmas!”“什么呀?”赵怡的声音又脆又亮,“圣诞老人要我转交的。”我把卡片放在她手中便转身走了。

回到宿舍,发现出去的人全都回来了,曾燕和雅冰点亮了蜡烛。韩襄的目光真美。

我也点燃了蜡烛。看书。写日记。

12月25日星期五

上午上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很闷,没做笔记。因坐在靠走廊的窗边,于是看窗外的风景。棕榈树上有几只小鸟,又叫又跳,自在极了,风吹着弯弯的长树枝,枝上的鸟儿就像在玩跷跷板。不过,我更喜欢那几棵高大的木棉,姿态优美洒脱,叶子不稀不密,青的、黄的,在风里轻轻摇舞,实在是美。最喜欢窗外的走廊,阔廊,大拱,圆柱,有古希腊建筑特色,配了外面高雅的棕榈,潇洒的木棉,有味道。大二的时候见过廊下飞着燕子,一直期待它们能在此做窝,可它们只喜欢来做客。

上应用心理学时,我们从三楼转移到了一楼,还是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只是不靠走廊,这更写意。窗外是草坪、花丛和大树,落叶不少,聚在窗边,诗意极了。我借了赵怡的笔记,一边听离奇古怪的心理案例,一边抄上两节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笔记,赵怡真厉害,笔记做得又详细又有条理,几乎把老师的话全录下来了,字迹还很工整。

下午到图书馆借了弗洛伊德的《心灵的激情》,以前借过,想再看一遍。还借了一大本《外国文学研究》。

晚上没到教学大楼复习,在宿舍看书。韩襄也在。

很美的夜晚。

12月26日星期六

下午,为庆祝我及另两位舍友的生日(同是12月),我们宿舍十二个人围了一起打边炉,我当了主厨。因是用电饭煲(两个),所以极慢,为了打发那漫长的“暗夜”,我们许了许许多多的愿,先祝汤水快滚,接着是肚内的残余物质快消掉,再者是祝这次期末考试及格,下去是以后老了别太丑……终于等来了那个可鼻可口之物,于是集体大嚼。几经等待又几经歼灭,终于饱得不能动弹。站起来更是难受,使人想起池塘里大肚皮的小蝌蚪,可惜又没它们那纤细灵动的尾,我们几乎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