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皮公弼第二札子》:“盖言人操心不正者,虽有材能,无所用也。”

8

虑患:思虑忧患。

9

坚百忍:坚定百分忍耐之心。百忍,百般忍耐。历史上有“百忍成金”的典故,形容忍耐的可贵。

古文译读:

衰落的景象,早已隐藏在兴盛圆满之中;草木勃发的生机,也早就孕育在枯萎凋零的时刻。所以君子身处安乐的顺境时,应该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准备;处于灾变的逆境中,也应当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谋求未来事业上的成功。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1;当少壮之时,须念2衰老的辛酸3。

迷津指点:

1

痛痒:比喻疾苦。宋·杨万里《庸言》四:“觉万民之痛痒者,爱及乎万民,故文王视民如伤。”

2

念:此为预想的意思。

3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古文译读:

当我们居富拥贵时,应该知晓贫贱人家的艰难困苦;同样,当我们年轻力壮时,也应当想到年老体衰的辛酸苦楚。

忙处不乱性1,须闲处心神2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迷津指点:

1

不乱性:指本性不乱,镇定。语出《大学》:“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2

心神:心智,精神。

古文译读:

事务忙乱不堪时要方寸不乱,保持冷静的态度,而本性不乱,还得在闲暇时修养清明的心智和清晰敏捷的头脑;面对死亡要做到毫不畏惧不留恋,必须在平日对人生彻悟,看破红尘。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1触藩2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3。

迷津指点:

1

庶免:庶几可免。

2

触藩:进退两难。据《易经·大壮卦》:“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

3

骑虎之危:比喻做事不能停下的危险。据《隋书·独孤皇后传》:“当周之宣帝崩,高祖居入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虎之势不得下,勉之。’”

古文译读:

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有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样,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当刚开始做某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般,无法控制形成的危险局面。

笙歌1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2,羡达人3撒手悬崖4;更漏已残5时,犹然6夜行不休7,笑俗士8沉身苦海9。

迷津指点:

1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笙,古代的管乐器,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根吹气管装在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

2

拂衣长往:振衣离去而不返,形容毫无留恋之意。拂,振动;往,离去;长往,去不返。也作“长往远引”,指引身远行,去不返。

3

达人:通达事理豁达豪放的人。汉·贾谊《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4

撒手悬崖:悬崖撒手,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

5

更漏已残:形容夜已深,滴漏中水已不多。更漏,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

6

犹然:仍然。《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张胜的心,死后犹然相从。”

7

夜行不休:夜行,夜间出行,此指应酬繁忙。不休,不停止,不罢休。

8

俗士:庸俗不高尚的人。

9

苦海: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古文译读:

当笙乐歌舞正到浓烈的时候,就自己整拂衣衫扬长而去,这等豁达之人即便趴在悬崖边上也敢松开手,真令人钦羡;深更半夜时,仍然在奔忙应酬,这等庸俗之人如同沉溺于苦海中,真令人可笑啊!

天之机缄1不测,抑而伸2,伸而抑,皆是播弄3英雄,颠倒4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5矣。

迷津指点:

1

机缄:机关开闭。本指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后引申为气运气数。

2

抑而伸:抑,压制;伸,伸展。此处意为时而使人困顿,时而使人发达。

3

播弄:耍弄,作弄。

4

颠倒:意同“拨弄”。

5

伎俩:手法。此处为中性词。

古文译读:

上天左右人命运的奥妙,绝不是人的智慧所能预测到的。上天时而让人困窘后又让人顺畅,时而让人顺畅后又让人受挫,这都是上天故意在捉弄英雄,促狭豪杰。所以个真君子若是能在逆境中顺应横逆挫折,在身处平安时不忘记危机,那么上天也对他无计可施。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因此,我们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老年的衰朽和辛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苦难面前应付自如。

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了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也说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先哲从当时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历史也次次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个重要条件。唐朝的宰相魏征才华出众,他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时,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而明智的李世民也虚心接受了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说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险情环生时,人们往往能睁大眼睛去拼搏,从而化险为夷;然而身处安逸享乐中时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败涂地。试想历史上有多少亡国之君是因为沉迷奢华,醉生梦死而亡国。秦始皇开创千秋伟业,却被昏庸的秦二世手倾覆;刘备历尽艰辛打下的蜀国根基,却因刘禅贪婪无能,沉于享乐彻底破灭;李自成白手起家,打败大明,入关之后却荒废奢靡,将江山白白丢掉;清朝末年,慈禧夜郎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最终使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骄傲自满者,则衰则亡。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司马,史称魏庄子。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向晋悼公提出了和戎之策,积极争取团结少数民族。年轻的悼公举贤任能,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不辱使命,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而解除了晋国的后顾之忧,大大增强了国家力量。

公元前561年,本与晋同姓的郑国在楚国的攻打下,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次年,便会合宋卫齐曹共十二国军队出兵伐郑,以示惩戒。当时,诸侯联军已经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得到了实力最强大的晋国的同意,其余十国也就停止了进攻。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悼公见到这么多礼物,非常高兴,于是决定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样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咱俩同来享受吧!”

然而,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魏绛这番富有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晋悼公听后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

居安思危不仅对国家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个人发展也异常重要。个能居安思危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的人,必然是生活的强者,也是对人生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

李泌,字长源,自幼聪颖过人,博涉经史,有“神童”的美誉。天宝中,以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深得皇帝信任,常出入宫中出谋划策。德宗时,位至宰相,封邺侯,世人因称李邺侯。李泌之所以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光彩的笔,主要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建树。而他的处世态度,更能表现出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