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曾国荃自己文化水平般,虽然久经曾国藩的教导,但写起这种文章来毕竟跟大哥没得比,要不然也不会连个“帮办军务”都搞不清。现在虽然有了证据,可这种参劾文章到底该怎么写呢?

刚好,正在曾国荃“下笔如没神”的时候,他那个最有才的侄儿,也就是曾国藩最为器重的大儿子曾纪泽来湖北看望叔叔曾国荃。曾纪泽的文章是曾国藩手调教出来的,文名早著天下,自然好得没话说。曾国荃看,刚好,我可爱又有才的纪泽侄儿,你就代劳下,帮为叔我写这篇参劾昏官的奇文吧!

曾纪泽当时还年轻,也没有官场经验,但他屡经父亲的言传身教,还是比较慎重的,于是对老叔说——您老看这事是不是应该先请示下我的父亲您的大哥号称政坛常青树的那位曾某某呢?

曾国荃听,连连摇头。说你爹那性格,前怕狼后怕虎的,又向来反对跟人起争执,整个就是个老好人,你去问他,这事肯定黄。现在官文这样的贪官昏官,尸位素餐,把持着方军政大权,这对国家来说就是个祸害,我们出手除了他,那是大丈夫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曾纪泽看老叔这么坚决,于是在曾国荃再催促之下,完全按照曾国荃的口诉,罗列了官文十大罪状,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就篇惊人的弹劾奇文。

为什么说它惊人呢?

是因为文中所列罪状实在太过惊人。说官文贪赃枉法也就罢了,关键还说他跟刚刚被杀掉不久的肃顺等人勾结,属于党重要成员。咸丰死在热河的时候,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之首,后来慈禧发动政变,把肃顺杀了,并把肃党网打尽。慈禧跟肃顺是死对头,提起肃顺就恨得牙痒痒的,现在说官文是肃党的残余,这可是个惊天的罪状。说官文是肃党也就罢了,这封奏折还说官文与军机处各大臣暗中勾结,这要是真的话,连军机处的各位重臣岂不是与肃党也撇不清关系了吗?所以说,内容十分惊人。

第二个惊人之处,就是这篇文章的文风表现了。曾纪泽毕竟不常写这种应用性的公文,所以他按照文学创作的笔法来写,虽然是副“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的架式,可这毕竟是篇事关重大的弹劾公文,所以这种文风反而让人感觉华而不实,显得没有底气。用这种文法来写重要的公文,这在当时也算是惊人的了。

可是,曾国荃正在气头上,不管那么多,他眼里只有可恼可恨的官文和“帮办军务”的四字嘲讽。于是,在曾纪泽写好文章之后,他立刻派人递交朝廷,要给官文个下马威。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正在江淮之间带兵剿捻,他虽然鞭长莫及,不知道弟弟会出此昏招,但他毕竟耳目众多,曾国荃的弹劾密折才送上去,他立刻就知道了。曾国藩知道弟弟闯了大祸,但他不是先急着训弟弟训儿子,而是让曾国荃立刻把弹劾奇文的底稿快马送来给自己看。曾国藩细看过底稿之后,写了长长的信,既分析了这篇文章的得失利弊,又反复开导教育弟弟和儿子。指出他们的错误,在“长傲”,在“多言”,表面上欲与人争论是非,实际上是自己太过骄傲,这才会陷入这种不必要的是非纠缠,而且还陷得这么深!

经过曾国藩的分析,曾国荃也后悔了,曾纪泽更是后悔得不行,也不敢再在叔叔那儿呆了,赶快起身回湖南老家,离开是非之地。

曾国藩看事已至此,立刻联系湘军各大统帅,开始替曾国荃应对这个危局。

切如曾国藩所料,曾国荃这篇草率的弹劾文章在朝廷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军机处的重臣看曾国荃居然胆敢把他们也牵连进去,立刻群情汹涌,说曾国荃诬告官文,指责军机,存心不良。不仅所奏罪状完全不实,而且指官文为“肃党余孽”,实在用心险恶,要求按例反坐,治曾国荃诬陷之罪。

慈禧看了曾国荃的奏折也挺糊涂,因为她根本想不到曾国荃会来这么手。她要依仗湘军和淮军为她守江山,也不敢轻易动湘军的核心将领,尤其这还是曾国藩的亲弟弟。但曾国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嘛,官文是满族官员,又是当地总督,你曾国荃来这么手,不是莫名其妙吗?所以慈禧拎不清情况,只得派钦差到湖北调查。

当然,以慈禧的精明,她虽然拎不清其中的细节,但知道这定是满汉官员两股势力之争的表现,她也乐于见两边斗斗,这样她才好控制全局,让两边相互制衡。

但让慈禧没想到的是,钦差才上路,她就收到了来自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两个密折。曾国藩的密折,居然是密保官文,说官文好话的。左宗棠的密折则是盛赞曾国荃弹劾官文的奏折是当今天下等的好文章,让慈禧应该按曾国荃所奏严查官文诸多贪赃枉法的劣迹。

慈禧看,连湘军内部对这事都态度不,就知道这不是湘系集团刻意进行的场政治策划,而她又通过这事看到了满汉官员之间,甚至湘军内部领导层之间的矛盾,这是她最乐观其成的事儿。所以她最后把这事儿按总督巡抚同城不和的惯例处理,给了曾国藩个大面子,把官文内调京师,给了个大学士的头衔加以安抚。

.[^.天堂

第20章口舌与意气

这件在当时轰动时的是非总算有惊无险,曾国荃与曾纪泽最后都安然无恙,官文最后被调走,曾国荃反倒获得了个意外的胜利。可曾国藩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弟弟的这种看似意气用事的小小纠缠往往会为将来埋下隐患。后来,果不其然,在事后不久,官文抓住曾国藩作战失利的把柄,纠合朝廷内满族官员的力量,对曾国藩进行了疯狂的攻击。而曾国藩最终不堪压力,在剿捻的事情上最后功败垂成,也留下了重大的遗憾。

曾国藩痛定思痛,写了很多封信教育弟弟曾国荃和儿子曾纪泽。

他对弟弟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嚚讼,即多言也。”《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话是说,古来因为个人品德败坏而导致人生悲剧的人很多,总体来说有两种不良品德最易导致人生悲剧,个是长傲,意即总是很傲,心中总是老子天下第,谁也不服,而且还不是暂时的,是长久的,这叫长傲气;二是多言。这个多言是指什么呢?曾国藩举了个例子,比如尧的儿子丹朱不是不聪明,但品德败坏,所以尧宁肯把位置传给舜也不传给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那么丹朱的品德到底坏在哪里呢?曾国藩说他非常傲气,而且直这样,就是前面说的长傲了。因为傲气,所以喜欢惹是生非,经常搞些嚚讼。什么叫嚚讼呢?就是诈地揭别人的短,告别人的黑状,引发无穷无尽无聊事端,这就叫“多言”!

话说到这个份上,话里话的分量已经很重了,因为曾国荃干的这事,已经有“嚚讼”之嫌。所以曾国藩苦口婆心,最后说弟弟你也是方诸侯,怎么动不动就与人起口舌之争呢?曾国藩说:“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曾国藩全集·家书》这个“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正是指意气用事的口舌之争。

至于教育儿子曾纪泽,曾国藩就更直接了。他也没有过多埋怨曾纪泽,因为这毕竟不是曾纪泽的错,但是他直截了当地告诫曾纪泽说:“欲以口舌胜人,转为人所不服也。”就是说别想靠争论胜过别人,越是吹得天花乱坠,别人越是不会服你的。所以,“居今之世,要以言逊之宜!”《曾国藩全集·家书》这就是明确提出来,以后遇事要不纠缠少争论。

那么,为什么遇事要不纠缠少争论呢?

曾国藩认为道理有三:

第,争论容易导致口舌之争意气之争。意气,争论就很容易发展到争吵,而争吵,注定两败俱伤,根本无是非可言。所以曾国藩说:“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内有矜气,自是特甚。”《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争论发展到争吵已经无是非了,根本就是意气用事。

确实,吵架这种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吵架的双方都拼命要争出个对方的不是来,甚至在家吵不行,现在还有很多上电视上吵的,但不论你吵得多文明多作秀,你看这些吵架的,哪个能说出是非分明的呢?我们生活里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为什么难断家务事?清官要断家务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家里人因家务事而起了争执的时候,旦到了要清官来断的地步,那说明这种争执已经升级到非常的地步了,到这种地步,是非还说得清吗?别说清官了,就是天官也断不了啊!

有年过年前我跟孩子去买炮仗,因为年前买炮仗的人很多,所以排了很长的队。我们正在排队,突然前面有两对夫妻吵了起来。对夫妻说另外对插队,另外对说自己没插队,只是去拿装东西的篮子了,结果争着争着四个人就吵起来了,吵了好半天,几乎要动起手来。四人在众人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才罢手,各自骂骂咧咧地散伙。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问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孩子,问他这个事谁对谁错?

小孩还小,所以还算有童真,所以他的答案也令我非常意外。我本以为他会说插队的当然不对,但他却说这两对夫妻都不对。原因很简单,大庭广众之下,吵到这个地步,就算吵赢了,也颜面扫地了。

我想,还真是这样,如此斯文扫地,哪有赢家呢?只要你开争开吵开骂,你已经输到底,输到家了!可惜,我们做大人的成熟之后世故了,虚伪了,要面子了,往往还不如孩子的眼睛看问题看得透彻。

这就要说到不纠缠少争论的第二个理由——从形式上看,争论就是纠缠,对内属于内耗,对外完全没有必要。

柏杨先生曾有段宏论,他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个中国人往往是条龙,但群中国人往往就成了堆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人喜欢内斗内耗。而内斗内耗的典型方式就是争吵不止争论不休。

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东吴的谋臣武将还在为是战是和争论不休,就算是诸葛亮这种能舌战群儒的天才来了,也得个个吵完了才能引导孙权作决定。当然,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小说家言,但孙权被手下吵昏了头也是事实,后来是鲁肃周瑜坚定其必战之心,才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相比较孙权,益州的刘璋就没那么幸运了,刘备入川,手下为此争论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刘璋本身孱弱,根本无力制止这种纷争,以至实力内耗殆尽,原有人才团队也分崩离析,终究把大好家国拱手让与他人。

综合比较来看,倒是曹操方办事效率最高,他手下也谋士如云,他也非常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但奇怪的是他手下的谋士之间很少有争论的事情发生,这大概也是曹魏集团最终能胜出的个重要原因。

所以说,争论本身容易导致纠缠,在个团队内部而言,往往会导致团队力量的内耗。但曾国藩更有远见,他说:“牢马蚤太盛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曾国藩全集·家书》喜欢争论的人不仅对团队会造成种内耗,甚至还会对自己造成种内耗,因为争论的杀伤力是有反作用力的。则意气之争容易动情动气,这最容易伤肝;二则意气之争容易导致怨天尤人,既然怨天尤人,那同样也会人尤天怨,所以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看,民间传说曾国藩是晚清算命大师,这都从命运的角度说争论的利害了,可见他对这事看得多重了。

至于对外的争论争吵就更没有必要了。曾国藩说:“大抵清议所不容者,断非口疏所能挽回。”《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如果外部环境不如意,你去争论争吵争执,从事理的角度看,根本就不会起半分作用,还是不要去费这个劲儿好了。

第三,不纠缠少争论主要指的是那些意气之争。从内容上看,像真理,肯定是愈辩愈明的;而像做事的方案方法等属于技术性的争论是有必要的,但因矛盾是非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争论就是绝对没必要的。

像曾国荃怒告官文,这种争论纯属是怄气。曾国藩事后替曾国荃分析,像官文这样的人,本身没什么能力,朝廷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根本就是要监视我们用,说到底,他就是颗棋子,你跟他有什么好争的呢?幸好他能力不强,他要是能力强,又有着制约我们的特权,你还跟他这么意气之争,你说你能讨什么好去?

况且,官文也不过就是欺负你没文化,替你申请了个“帮办军务”的虚名来笑话笑话你,就为这事,你跟他动真火动肝气,你说你值得吗?别说他只是用这种歪主意来取笑你,就算他真的动了你的利益,你也不应该跟他这样起争执告黑状啊?你这不是让全天下笑话吗?

曾国藩对曾国荃说,你总记得我常说的那句话吧——“让他三尺又何妨!”

说起这句话,还真是曾国藩后代常提起句家训至宝。1988年,曾家后人年过古稀的曾德培老人还在台湾著文回忆说,自己1939年要走上抗日前线的前夜,母亲在煤油灯下为他说起曾国藩为曾家留下的很多家训名言,其中就有首“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七言绝句。

当然,细究起来,这首诗还并不是曾国藩的原创。它的作者是清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当时张英在京为官,他老家修房子,因为宅基地跟邻居起了争执。家人于是寄了封信进京,要张英凭地位“摆平”这个不知趣的邻居。结果张英看完家书后笑,直接在家书上题了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然后,张英就让人把信原封不动又送回家了。

巧的是曾国藩也遇到了这种事,他们曾家在湖南老家要盖新房,也跟邻居因为宅基地起了争执。当时主持家务的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是个非常霸道的人,因为这事几乎要到县衙打官司,同时修书封给曾国藩,让他“摆平”当地衙门。曾国藩看完后,不像张英只回了首诗,而是写了封长长的信来教育弟弟,让他应以此为戒,勿与邻争利。信的最后,曾国藩又附了张英这首诗。后来,曾国潢看后还是接受了大哥的教育,曾家为此还主动把地基缩后了三尺。邻居看不好意思,又听说曾国藩专门写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家书回来,更是感动非常,反而主动让出些地基,让曾家扩建了新宅。

所以曾德培老人说,曾家世世代代都传续着这样的故事,也传续着这样的精神: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专与己争品性之长短!

争论不过徒费口舌,口舌之争往往只有恶果。我们应该还记得那个著名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吧。

从前,有个瘦和尚住在山顶的座庙里,每天他都会下山挑水吃。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两个人每天都起下山抬水吃。后来又来了个矮和尚,这下为了谁该去抬水发生了争执,三个人由争论到争吵,谁也不肯服输,最后索性谁也不肯下山。

水缸里已经没水了,三个和尚还是彼此不服气,终于天晚上,老鼠弄倒了灯台,庙里时火起,却因为水缸里没水,三个和尚最后失却安身之所。

所以中国人常教育子孙说:

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其中蕴含的智慧,正是——少争论,莫纠缠,脚踏实地把事干!

..,

第21章宽与干爹

曾国藩的家训之所以在古代家训中显得特别突出,是因为两点:是他不只停留在家庭教育的层面,其中包含了很多社会教育的内涵;二是他的教育内容也不只局限于些传统家训所提倡的家规礼仪等规范式教育,而是更多地涉及人生的智慧与经验,而这些智慧与经验又往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比如说,他在教育学生子弟时曾感慨说:“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绝非和协之理。”《曾国藩全集·书札》

这大段话是说,个人要想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要想成就番事业,最重要的两个能力,是“知人”,二是“晓事”。“知人”不用说,曾国藩早就知道不论哪个世纪,最重要的都是人才。但曾国藩以为“知人善任”这种能力说起来容易,现实中很不易学,所以在这点上,他向来很自负。也难怪,他的幕府号称神州第幕府,天下英才,齐聚曾幕,这点在当时也确实有点前无古人的架式。这点,我们在上部里已经谈了很多,此处不再赘言。

曾国藩认为,“知人”和“晓事”虽然是两个最基本的能力,但两者之间还不样。“知人”不容易学,“晓事”则不然,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阅历和努力体悟学习来很快获得提高。而且对于现实生活来说,曾国藩认为“晓事”能力的培养更必要,更迫切。因为没有“晓事”的能力,个人办起事来?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