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告,他可就真信了!

“这个《北京人在纽约》能讲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在异国他乡的打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想的是什么?就是家的感觉,孔府家酒中间有没有个家字?有!所以啊,这部电视剧简直就是为你们孔府家酒准备的啊!”贾鸿渐开始戴高帽子忽悠老孙了——不管怎么说人老孙也准备给他送钱,他说两句好话回报人家也是相当应该的嘛。

“所以,咱们厂新一年的广告,就可以尝试找江文和王季这俩男女主角来演,就拍俩人在异国他乡时候,喝了一口孔府家酒,然后不约而同的说——孔府家酒,家的感觉……”说真的,贾鸿渐说的这个广告,还真就是孔府家酒在94年下半年的时候投放的广告,那广告一做出来,直接就让孔府家酒的销量上了好多好多,甚至配合着孔府宴酒的标王风采以及三株的宣传攻势,一下让全中国的经营者们都觉得不管产品怎么样,只要宣传好,就卖得出去!

……

第一五四章南下采访

第一五四章南下采访

等孙建成从贾鸿渐的房间里出来之后,他的心情那叫一个纠结,其他书友正常看:!为啥?作为一个胶东大汉,他本人是很愿意相信贾鸿渐的,但是作为一个酒厂的厂长,他就不能这么单纯的去相信,贾鸿渐说未来《首都人在纽约》会红,那就一定会红?别的不说啥,就是他老孙本人现在托关系走后门的先看了这电视剧,觉得的确好,那也不行!市场的事情,那要靠着市场来证明!

稳妥的方法当然是等着市场证明了《首都人在纽约》的确红了,再按照贾鸿渐指点的方法去拍广告,可问题是这个时候肯定无数的厂家都去找男女主角拍广告,就算到时候能请的到人,那价格肯定都要翻不知道多少倍呢!现在请虽然便宜,但是又冒了风险,这该怎么选择呢?

想来想去,老孙决定还是打电话回厂子,跟党委的人商量商量再做决定……不过在这个时候,另一个老孙孙宇胜却也是琢磨着来找贾鸿渐了,他是准备安排贾鸿渐带队去岭南和东三省拍采访素材。

到了第二天一早,贾鸿渐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楼里,这次他是来跟南下的采访组会和的。“小哥好!”“小哥好!”一进新闻评论部,一群认识不认识的人纷纷这样跟贾鸿渐打招呼道,这到让他有点惊讶,本来这个称呼就是白严松等少数几个人用的,怎么现在倒变得好像大家都这么叫了?

正在这时候,白严松出现了,他一看到贾鸿渐来,马上兴奋的凑上前来问好。“小哥好,哎呦,这么久终于是等到了根小哥一起出去采访的时间了。”这25岁的青年笑呵呵的说道。

这白严松打招呼打的太亲热了,而且语气太像是小弟对大哥说话的语气了,这话说出来之后,那都让贾鸿渐有点不好意思了,觉得好像好久没见了,他这做大哥的得给小弟们带点礼物一样。

不多时,这次准备南下北上采访的记者们都到齐了,孙宇胜给大家鼓了鼓劲之后,贾鸿渐就领着大家上了辆昌河面包车去火车站坐火车,书迷们还喜欢看:。这次贾鸿渐带的队算上他一共4个人,俩摄影记者,一个采访记者,一个领队。

等到上了火车之后,白严松凑在贾鸿渐身边,问道,“小哥,咱们到了羊城之后,怎么进行采访?计划是啥?”贾鸿渐想了想,说道,“到时候咱们先找那些厂子的当年的领导问问他们的想法,然后找群众谈一下他们的看法,再找来相关数据什么的……”这个采访实际上主要是做个对比出来,所以不用什么弄太多坏的流水的全套,基本上只要很老实的照实拍就是了。

一路上的聊天略过不说,当贾鸿渐一行人到达羊城站之后,本来刚出火车站的贾鸿渐还有点心惊胆颤的。在前世他可是听说过羊城火车站的种种都市传奇,什么女孩儿光天化日被人拐卖了啊,什么当着警察面被人砍而警察就是没看见啊,什么拍花子的啊,什么骗子啊,什么砍手党飞车党啊……贾鸿渐本来还有点小心翼翼的,不过等走到了火车站广场后一看,这时候毕竟刚经历过严打没多久,这边还是相对来说挺太平的。

跟上次去东三省不同,上次因为担心当地电视台的人也被王洪成给收买了,所以一行人根本没通知当地的电视台,而这次就不一样了,贾鸿渐等人在岭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接待后,住进了省台的招待所。这个招待所虽然名字还是土土的招待所,其实就是个小宾馆。

等到了第二天,一行人开始真正的拍摄。他们现实找到了羊城无线电厂的厂长,请他谈了谈买断工龄之类的前因后果和具体流程,以及买断工龄之后对厂子的效果。之后,他们从厂办公室里拿到了那些被裁的人员的名单,又跟他们联系上约了采访的时间。

这样的采访过去的很快,基本上三天功夫,贾鸿渐等人就可以圆满的离开岭南北上了。不过,在这个时候贾鸿渐却准备再多拍点东西。按照他跟独臂大佬叶总讲过的,他还想顺便拍拍这沿海开放的最前沿的印进外资的状况。本来拍完了买断事宜之后就可以北上离开,但是贾鸿渐觉得他总是要回沪的,第一次的这个节目拍完了素材,那第二集第三集咱么办?特别有责任感的贾鸿渐,当然愿意顺便多拍点了?更何况他这个重生者早就被前世的那种外资超国民待遇弄的相当不爽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于是,在完全拍完了买断的相关素材之后,贾鸿渐召开了一个小会议,并且在会议上讲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这个想法之后,那几个人到是都支持,不过白严松却问道:“小哥,那咱们的采访顺序和计划怎么安排?”

“计划么,咱们先找省政fu负责招商的部门,问他们要相关的数据,同时咱们再表面上装着空手去,让他们降低警惕。质问他们一下之后,他们肯定不乐意给咱们具体数据,咱们就能偷拍下来,然后之后咱们再去别的地方弄来数据……”贾鸿渐非常坏的说道。这个主意那简直就是挖陷阱让人跳啊!拿着央视的记者证,当地部门不可能不让他们采访,谁不想上央视表现一番?但是放他们进去后,他们却会用上述的方法给人家挖坑,人家肯定不会给数据让他们打脸呗!那之后就不要怪贾鸿渐记录下来,之后再拿数据打脸了……

商量好了具体细节后,一行四人第二天来到了省政fu的招商部门,拿着央视的记者证,一行人直接被请到了岭南省招商合作局的局长办公室。这招商局的局长麦永贺倒是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四人,“哎呀,你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可是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的呦,非常喜欢你们的新闻……”那麦永贺客气了半天之后,红光满面的问道,“你们这次是不是因为知道了我们局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卓越,所以来采访我们局的?”

“差不多……麦局长,您能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今年咱们局的招商引资成绩么?或者连带过往几年的数据都介绍一下?”贾鸿渐此时笑嘻嘻的问道。一听他这话,旁边的白严松顿时就觉得贾鸿渐坏透了!

这麦局长误解了他们的来意,贾鸿渐不但不说明,反而将错就错的引得对方主动爆料出来?不带这么坏的啊!

“我们局啊,今年相对去年来说,招商引资的总投资金额足足高了80!”那麦局长此时洋洋得意的炫耀了起来,本来今年就是外资大肆开始进入中国的年头,而岭南又是整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然能吸引到最多的投资了。

“我们局从78年到现在,一共吸引了1090家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合资,光是今年,就足足有205家,其他书友正常看:!这还是单纯的合资,不涉及全外资的情况……”就在麦局长刚说到一半的时候,贾鸿渐此时倒是突然问道:“麦局长,我听说咱们局是因为给外商提供的条件比较优惠,所以才能在今年吸引到这么多外资的是么?”

“差不多!跟全国别的地方比起来,我们岭南本来基础方面就好一些,加上不错的条件比如税收方面的三免两减半,所以一直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麦局长完全没有意识到陷阱的存在,自己得意洋洋的就跳了进去。

就在这个时候,贾鸿渐突然图穷匕见了,“那麦局长,请问这些历史上引入的外资,有多少是在5年内赢利的?”

一听这话,麦局长突然就愣住了,他本来脸上洋溢的笑容僵住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三免两减半不就是说5年内税收优惠么,那给了那么多优惠条件之后,有多少企业是真正盈利了的?”

此时麦局长脸渐渐冷了下来,“话也不能这么说,外资进来了,除了带进资金以外,也会带进来技术嘛!也会带进来先进的管理方式,这都是好处嘛……”

“也是……”贾鸿渐点了点头,让麦局长觉得轻松了点,然后他又刺了麦局长一刀,“我听说有的省份会对三免两减半还进行法外开恩,默许合资企业不盈利就不收半价的两减半税收政策……咱们广东省印进的外资里,有这样的情况么?”

麦局长现在突然意识到贾鸿渐他们好像不像是来宣扬他们的好成绩的,好像有点是想来挑刺的!的确,广东这边这几年是对三免两减半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不都是为了引进外资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怎么开放?就是要引进外资啊!这是政治任务!“这个我不太清楚,我们局只是负责招商的,不负责税收,这种具体的细节问题需要问税务局……”他开始找理由打太极拳踢皮球了……

……

第一五五章逃税的比例

第一五五章逃税的比例

“需要去问税务局么?”贾鸿渐这里稍微缓和了一秒钟,然后马上又在问道,“那麦局长觉得这样给合资公司的一个太大的优惠会不会导致民营企业宁愿去境外开设个皮包公司,然后回国装合资公司?”

麦局长这时候那脸色可是越来越难看了,他基本上已经反映过来了贾鸿渐等人这是来找事儿的不是来表扬的,“是有可能有这种弊端,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不对?”

“不能因噎废食很多,但是咱们省政fu对避免这种钻漏洞的行为有什么预备措施么?还是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是外资就给优惠?哪怕这个外资只是什么巴布亚新几内亚内陆丛林里的一个食人部落的小卖铺?”贾鸿渐问道,其他书友正常看:。

是的,他这已经算是挺站在当局立场上说话了,不是觉得外国公司技术好有资金么?那总要有个界定认证的过程吧?要是有啥公司的技术超过了国内公司技术多少多少年的,那印进进来可以,要是随便一个在国外混不下去的小公司——比如三得利,来国内开个厂子然后就得到一大堆的优惠政策,接着又靠中国市场活下来了,这种公司放进来干吗?

“这个么,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和意向。”那麦局长回答不上来,官僚习性开始展现了出来,“那什么,我一会儿还要去开一个会,不太方便接待你们了……”

这就是要端茶送客啊,不过无所谓,贾鸿渐带着人来的目的本来就是来打脸和挖坑的。采访完了之后,一行人先是大概整理了一下刚才麦局长说过的那些数据,然后就前往税务局准备进行数据调研。

很快,一行人又到了羊城税务局,刚一进税务局办公楼,就只见里面空荡荡的,好多办公室里面连个人都看不到。“这时间还是上班时间啊,怎么好多办公室连个人都没?他们羊城这边的工作态度也太差了吧?小哥,咱们要不要曝光一下?”白严松这时候有点愤怒的提议道。

“算了吧,估计他们都是跑外勤去了。”贾鸿渐笑着解释道。他一联想到当初那两个税务局同志专门跑到他们华夏高科谈预交明年税务的问题,就知道眼前这些税务同志们都干吗去了,肯定都被派出去协调厂商预交税款什么的,其他书友正常看:。

“跑外勤?”白严松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道,接着,贾鸿渐大概给他讲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扯皮战争,讲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拉锯和妥协过程,等讲完了这些之后,不仅是白严松,旁边那俩摄影记者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不过白严松这时候看贾鸿渐的眼神那就不一样了,他虽然只是个新闻评论部的小记者,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京城人士啊,是天天生活在皇城根儿啊!是那个当官儿的比老百姓都多的地界儿!他从来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怎么倒是贾鸿渐这个一直在十里洋场混的人知道?

那是!不看看贾鸿渐现在人脉!他现在就算说不上在各行各业都认识人,但是在宣传领域在商界,还真认识几个老总,而且那些老总还都听他的!这些人脉是什么?那就是资源!

不一会儿功夫,一行人找到了税务局的行政办公室,进去之后,贾鸿渐带人一亮央视的记者证,对方那马上就热情接待了起来。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在这个年代,有个央视的记者证,那还真可以说是走遍天下都不怕,要不怎么到2000年前后的时候,还一直有人拿着央视记者证骗吃骗喝骗钱呢?

“是这样,我们想要做一个咱们岭南地区改革开放十五年来,吸引外资重大成就的纪录片……”贾鸿渐这坏蛋,居然一开口就能编瞎话,而且还脸不红心不跳的,还不用事先思考,还能编的挺像样子的!“之前我们刚去过咱们省的招商合作局,从他们那边已经拿了不少数据,现在我们希望能得到贵局的协作,查看一下具体那些合资公司和外资公司的纳税记录……”

说着,仿佛是想证明自己的话一样,贾鸿渐示意白严松把之前招商合作局麦局长拿给他们炫耀的那些招商引资的历史统计资料都拿了出来。这税务局的行政办公室主任蔡德培一看这些资料上的复印件上还真盖着招商合作局的公章,顿时那么一丝的提放之心也放了下去。他大概思考了一下,心里在盘算着到底要不要给贾鸿渐他们查阅数据,书迷们还喜欢看:。

因为按照惯例来说,这些税务资料除了公检法以及税务部门的自己人以外,很少有人或者公司要来查,更别说是来查别人或者别的公司的资料了。如果要是眼前这些人不是央视记者的话,那蔡德培还真不愿意答应。但是对方既然是央视的,那说大点的话,也算是公职人员,也算是自己人……“行吧,那我亲自带几位去查。”蔡德培说道。

在这个年代,政fu里面还没有什么服务意识,大家感觉不到什么政务或者数据有公开的必要,对于什么都想要知道的刁民,他们一般都是赶走了事,要是想知道数据的是自己人,那倒是非常可以通情达理商量一下的。

蔡德培带着贾鸿渐四个人来到了资料室里,这资料室颇大,大概有两三百个平房,货架上密密麻麻的堆满了各种账本。“这里就是我们岭南税务局的资料室,基本上我们岭南建国以后的税收数据之类的数据,都存放在这里……小陈,你来一下,这四位是咱们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蔡德培介绍道了一般,就叫了资料室的管理员来帮忙找资料。

贾鸿渐本来一看这两三百平方米堆的山高的资料那当时就有点头大,在这个年头,还没推行电脑作业,这么用账本查还真是能查死人啊!有电脑了,进了税务系统的软件,随便敲几下就能找到一个公司的历史纳税记录,而现在,这起码得翻几个小时吧?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贾鸿渐他们这次又不是准备来干坏事的,也不怕招商合作局的人通风报信,他们四个人加上保管员小陈一起就在这资料室里呆了四天,基本上连吃饭都是一边查资料一边吃。

等到四天后,四个人终于把需要的资料都找到并且复印出来以后,贾鸿渐看着眼前的十个大纸箱头痛了……“电脑时代快点来临吧,哥真的快受不了了……”谢过了小陈和蔡主任之后,贾鸿渐带人把十个大纸箱弄会了招待所,他们四个人又开始统计数据起来。

等到两天后统计完数据,贾鸿渐一看自己手里的简表,顿时脸就黑了半截,书迷们还喜欢看:。“小哥,怎么?情况很不乐观?”白严松顶着一头鸡窝一样的头发,满脸苍白加黑眼圈的问道。

“恩,总共统计出来1090家的合资企业数据,在这1090家里面,有544家三年之后还在亏损,所以一直都没有交企业所得税的记录,甚至有的企业都连续亏损了七八年,但是这期间他们的生产规模倒是一年比一年大……”贾鸿渐冷笑着说道,“这充分体现了外国资本家那就是活雷锋啊,年年亏他们不在意,还千方百计的扩大生产,生产的多了到是没有多亏,还能很好的基本保持上年的亏损额度,这种不在意自己公司盈利,千方百计为中国百姓生产商品的行为不是活雷锋还是什么,不是国际主义战士还是什么?”

“1090家里有544家都是这样?那差不多正好一半啊!”白严松顿时傻了,他年纪也不大,才25岁而已,本来他还下意识的意味老外就跟某些文章里说的一样素质特别高,那么到了中国以后,这些素质高的老外不应该钻漏洞做假账啊!但是怎么又有一半的公司还亏损呢?而且按照贾鸿渐小哥的说法,那还是每年亏损还每年扩大生产?这明显就是在做假账想逃税啊!

这边政fu又是热情洋溢大方的给各种优惠,什么批地建工厂特别便宜,又给税收优惠,结果人家还钻漏洞一点税都不想交,这怎么感觉是给人脸却被人当傻子了?怎么感觉那么像是想要倒贴上去人家还爱理不理的?这么一来,国家这么引进外资到底有什么好处?

“我觉得,咱们真的挖到了一个还没有人发现的黑洞,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去一下土地局,查查土地方面给外资或者合资公司的优惠……”贾鸿渐突然想到了什么。白严松一听,顿时就点头,他猜也猜得到,肯定在批土地的地方还有大量的优惠,作为一个记者,他觉得应该把这种不公平或者大家都在笑呵呵当傻瓜的事件给挖掘出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