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 2)

上一页 目录

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共情是极难实现的,有的人类对此很失望,于是去研究蜂巢思维,研究人工智能矩阵技术,希望借由科学求探求爱,那么祝科学昌明。

回到角色上来,所以昙山的设定是“本为天外金仙”,是有神性的,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边涌澜的“成仙”也是一个隐喻,爱情小说,从狭义的情写起:一半隐喻了“感情”对人类文明的功不可没——因情而开智,开智则为仙——说文明的发展是由理性来推动,感性只能帮倒忙,这个主题已经被科幻小说批判过很多次了。

另一半隐喻了人类的局限——成仙得道分两步走,得道那步,还是要先做到太上忘情。

引用网络上对于“太上忘情”的解释: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不是没有情,而是有情,但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层次。

就像忘言不是把要说的话忘了,而是默默体味它的意思,不以说话来表达,忘情也是如此。

忘情绝不是无情,而是有情却不为情牵,不为情困,把情处理得豁达洒脱。

有情是好的,但是有情一有到沾滞,一有到不洒脱的地步,就把情给弄得乌烟瘴气了,甚至弄成恶形恶状化。

必须承认太上忘情这部分我写得不好,以至于要用后记来找补——原本的大纲设定里澜澜是独自种葡萄,独自去苦执,结果写完“祝你快乐”四个字我自己先扛不住了,年纪大了写不了虐,赶紧把大师放回来陪陪他,这一陪,就写不出“太上忘情”的意境了,逻辑上也会有点问题,最后一章卡文卡得要死。

但是算了,我想写的是篇甜文,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甜。

不过好歹关于如何去苦执还是硬点了一下题的——“若问苦执何时得解,却只道是人间四时,润物无声。”

这里我要再安利一下汪曾祺先生和他笔下的四时生趣。

以“成仙”隐喻超脱,除了“去苦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无怨由”。

这两点也是人很难做到的,所以边涌澜的角色设定是“本为天地真灵”,是有灵性的,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至情终究只是为人之道,不是成仙之道,主角成仙一因圣与善,一因纯与真,不过在凡人的传说中,总要传成是因为至情感动上苍,方才成仙而去——这就是人,和人以为的好结局。

主角来时不是人,去时也不是人,是人的人,做不到也没什么,宽以待人也宽以待己,左右不过几十年,活个热闹也挺好。

《长相守》的后记里祝大家,“岁月静好中,总有一双手为你们轻轻抚过眼角笑出的细纹。”

这次的祝福比较实在,就祝大家:人间四时,活着吧。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