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学(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凌枫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训练计划:

耐力训练: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负重5公斤长跑一万米;

足球技术练习两小时,主要训练盘带、传球、任意球。

力量练习一小时,主要是举重、做拉力运动,这些看起来和足球无关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球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对抗能力。

虽然每天就是这简单的三种练习,但是凌枫一坚持就是四年多,而凌枫长跑训练时脚上绑的五公斤铅块也换成了二十公斤。这个方法是凌枫从“当年”的电影《少林寺》中学的,对于锻炼耐力有着立杆见影的作用,在锻炼耐力的同时,凌枫脚部的力量也得到了锻炼,限于年龄和身体发育得原因,凌枫现在的力量并不是非常强,但是可以想象,未来的凌枫必定有着一脚让世界所有守门员为之胆寒的射门。

凌枫现在真要感谢老天爷给了他这样一个重生的机会,因为作为“过来人”,他比现在任何人都清楚世界足球发展的走向,从而做出针对性的训练,玩过实况足球的朋友都很清楚,如果改造了一名有着罗纳尔多的速度,维耶里的身体,马拉多纳的技术,比埃尔霍夫的头球,巴蒂斯图塔的射门,再配上一脚精妙的任意球、出众的意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球员,将是任何球队的克星。

重生后的凌枫还有另一向优势,那就是他的见闻,有人把10年作为世界足坛的一次更新换代的时间,变换的不光是球员,更有许多计战术的安排和场上核心位置的变换。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世界足坛以进攻为口号,所排出的阵形为四前锋两后卫,可是这种阵形没过多久就被四后卫的防守阵形取代,原因为他,就是因为在实力均等的情况下,四前锋的阵形遇上了四后卫的阵形,只有找死的份,以此为代表的就是意大利队,他们的防守反击可以轻松击败任何一支大举压上而不注重防守的队伍。而80年代到90年代的世界足球,进攻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前锋的身上,中场球员进攻能力不强,他们所做的更多就是控球和助攻,但是越到后来,中场球员的重要性越突出,甚至在球场上专门划出了一个名为“9号半”的位置,这在足球史上史一个划时代的位置,因为在这个位置上的球员成为了进攻的枢纽,从中场拿球,能传能射,而马拉多纳、罗伯特巴乔就是这个位置上的代表人物。

如果说以上的战术进步是凌枫盘算的致胜方法,那么球员的灵光一现就是凌枫克敌制胜的法宝了。足坛上也盛传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样一句话,顶级的球星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出另人瞠目结舌并且赏心悦目的动作,一个大牌球星在关键时刻的灵光一现足以挽救一支球队。

而历史上也有很多经典的镜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甚至为这些动作专门起了个名字,比如博格坎普的凌波微步,齐达内的马赛回旋,罗纳尔迪尼奥的神龙摆尾(又称甩牛尾巴),还有范德法特德天蝎摆尾等等,都是足球史上的经典动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任意球的姿势,现代足球定位球的得分越来越重要,而众多任意球高手的发球方式也不尽相同,米哈依洛维奇、贝克汉姆、齐达内、罗伯特卡罗斯、巴斯勒等等,这些在任意球殿堂留下名字的巨星有着不同的任意球方式,而这些任意球的进球方式现在除了凌枫,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这个方面可以说,凌枫的任意球是领先于世界的。

凌枫一直相信,中国不是没有足球天才,但是球员的心理素质太低,在场上做不到胜不骄败不馁,但是如果有一名巨星坐镇,只要精神领袖还在场上,其他球员就会觉得还有希望,但是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凌枫无奈的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再去想。

告别的小学生涯,刚刚11岁的凌枫进入了初中的学习,而这一年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刚刚拉下帷幕,德国队在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的统率下,三架马车“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威猛大炮”马特乌斯和“钢铁坦克”布雷默齐头并进,为德国队摘下了东西德结合后第一座世界杯冠军奖杯。

中学和小学不一样,中学生接触的范围远远比小学生要多,在高年级的影响下,一帮刚升入中学的小菜鸟们也开始喜欢上了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随着德国队的高歌猛进,一时间买德国队球衣的人越来越多,崇拜强者是人的共性。而他们当中球技最好的凌枫却只喜欢穿阿根廷的10号球衣,那是迭戈马拉多纳的号码。毕竟没有人能料到,辉煌一时的德国队,在未来20年内,只有在2002年世界杯上获得了亚军,而且是在欧美诸强纷纷惨遭裁判毒手的情况下获得的。从此以后,德国队只能以欧洲二流强队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二章小学在线

-如果你喜欢本站,请记住我们的网站地址《yzwpub.com》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