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让孙猴子回到取经团队咯,那么孙猴子不能自己回到取经团队吗?肯定能!两个猿猴是来过一次的,除了来看取经团队的其他人,证明证明,最大的用处估计就是让整个取经团队出出气了。既然气都出了,你说还有不让孙猴子回到取经团队的可能性么。但是孙猴子之所以叫猴精,就是因为他善于见杆儿往上爬,所以每次都是八取经团队弄到天怒人怨的时候才会危及自身。这次既然来到了取经团队的大本营,这根杆子可不要太矮,那孙猴子还不爬,不是傻了么。后果?考虑得很清楚了,又有谁会比如来佛祖对他还要好呢?死刑判了有期,监禁还给着补,犯错不深究,出狱还给出路,这活脱脱的就是个爱子如山重的父亲啊。唐僧?难道不像是个溺爱孩子的母亲么?

于是他佛如来下了承诺,至少都是菩萨位,老板都给你留位置了,你还有什么话说么,难道还想开家独立公司不成。观世音亲手把孙猴子送回了取经团队,这个事情的影响很大,意思是那孙猴子已经考进了公务员的编制,拿的是正式员工的工资,你这个取经团队这种下级部门就没有开出人的权利了,这下子唐和尚这个一把手不就彻底变成了吉祥物了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犹记得通天河陈清家说过,到东土大唐有五万四千里之遥,才走多久,不知道他们争路途为何争得如此起劲儿。却不知,那碧波潭一角落,蛟魔王正密切关注着火焰山、翠云山、摩云山及三处沿途。

还是先打听消息,地方太热,八百里火焰山,那没人情味的猴子也知道拿个变化的铜钱骗了人家糕点才来打听消息了。于是铁扇仙出场,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于是孙猴子去找吧,看看扇子在哪里呀。结果是谁呢,正是对头,遇到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人家叫罗刹女。那么铁扇何来?因为扇子?扇子是铁扇么?更遑论铁扇公主,这是个什么称号?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三种: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以郡县名:称某某郡(县)公主,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此处的郡公主、县公主仍是公主,而非“郡主”“县主”。以美名:以各种褒义词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药茶公主、安乐公主、宁定公主等。剩下的就是从女名如鲁元公主,从母姓的,从夫姓的公主等。铁扇公主是个什么公主,玉面公主,万圣公主好歹也是美名,难道铁扇很美么?难道铁扇是国名?是郡县名?都不是,也就是说这个公主的名号是非封赐的,是不正规的。那么是谁给的名号呢?老百姓。受保护那方的人家,称她为铁扇仙,又叫铁扇公主。这个叫什么来着,这个叫口碑啊,罗刹女是个贬义的名字,几百年的经营使得远方的人来尊敬她,口碑传了一茬茬。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这个罗刹女的名字和太上老君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关系,以太上老君的手段,两个看炉子的童子都能瞬间拥有莫大法力,拿一方土地去养一个人,实在是有点儿太小看他了。那么这孙猴子是要找牛魔王一家的麻烦么?肯定要,想那红孩儿差点把他给弄死,两次去珞珈山还受了点儿小气,以孙猴子根本容不得人的心胸,不对,是根本没有心胸,不找你点儿麻烦,还是孙猴子么,何况找麻烦又还是那孙猴子的强项。那么这孙猴子是打定主意要灭杀牛魔王一家赚点功果么?没有,这个真没有,那孙猴子就没有这个能力,张这么大的嘴巴做什么,他是智商不够,但不是傻子,这个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孙猴子一战罗刹女,这两个是真打,因为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孙猴子被明着耍了,怎么敢不尽力,而且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但是结果呢,这孙猴子既然不怕剑砍,罗刹女手里的家伙事儿不是什么宝贝,站在只需要攻击,完全不需要防守的超有利地位上,那罗刹女与行者居然还能相持到晚,然后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才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这个难道不是孙猴子水分太重么?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不留手,都不能在正面战场上得到足够的利益,还真是个战斗力没有保障的家伙啊。

小须弥山,灵吉菩萨的定风丹终于有了用处,难道不是专门儿用来克制这把芭蕉扇的么。这里最大的争论就是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所以就成了太上老君的东西了,只因为大家都觉得混沌开辟的时候,只有太上老君在那昆仑山。我想说的是,这个屁放得好,简直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我们换换地方,换换人物,换换物品,看我生活在地球上,你也生活在地球上,只因为我生活在地球上的时候没有你,只有我在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东西都是我的,对,石头你TM的都别拣一块儿,小心老子揍你。是这个意思吧,这个话还对么?有的人就是平分的西瓜他也说不公平,你分得要多点儿,当你和他换的时候他又不干,就是要你再分点儿给他,这个不是吃饱饭没事儿干么(像不像老美的霸权主义)。说回来,这个话就不是这么理解的,在灵吉菩萨没说谎的情况下(银角大王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不一样),什么叫自混沌开辟以来,时间是从某个时候,到某个时候,从混沌开辟的时候到这把太阴之精叶被人摘取的时候,这是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难道那太上老君都没有其他事情做,眼巴巴的等着这把扇子成熟,拣了一把又一把?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意思是无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成,不知道什么地点生成。乃是什么什么,就是说拿到手了,才知道原来这个是什么什么。时间不清楚,地点不清楚,人物也不清楚,连事件都很不清楚,怎么觉得这应该是道派人士说话的味道。

那么银角大王怎么说的呢?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混沌初分,这个是时间节点,就在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昆仑山脚下,地点范围比较起来算是小的了,比昆仑山后清楚;人物,太上老君,事件,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而不是一个紫金红葫芦,留下到如今。

道派人说话只保留关键地方,佛派人讲话喜欢的是云里雾里;道派人说的都是真实情况,佛派人讲话就喜欢夸张夸大。所以连孙猴子都是按照佛派的手法制作出来的。

飘荡了一夜的孙猴子借得那灵吉菩萨来自于如来佛祖的定风丹一枚,再次来到了翠云山芭蕉洞,这翠云山和翠云宫没有关系吧?罗刹不就是食人肉之恶鬼么,亦为地狱之狱卒,职司呵责罪人(又称阿傍、阿傍罗刹、阿防、旁。其形状有多种,或牛头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气甚大,或为鹿头、羊头、兔头等),还誓愿守护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为佛教的守护神,而常常参与法会,随佛闻法欢喜奉行。如此说来这罗刹女就是个鬼仙咯,怪不得诞下的红孩儿三百多岁才三斤多。

孙猴子再战罗刹女,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孙猴子来时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罗刹女害怕了,这个心理是非常影响战斗力的(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再有一连扇他两三扇,教孙猴子找不着归路的心思,就是不想打架,懒得力斗嘛。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出名的段子,孙猴子钻肚皮。

本来是孙猴子输了法宝,芭蕉扇不起作用以后反变成了罗刹女输了装备。谁都不服谁,怎么办呢。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是暴力可以消灭问题。

孙猴子仗着自己难以消化,在罗刹女的肚子里造乱,罗刹女无法可想,只好给了孙猴子一把芭蕉扇。这把芭蕉扇是真的么?是真的啊,只是效果不同而已。藏漏是一种手段,也许灵吉菩萨就真的不知道牛魔王家有两把芭蕉扇。为了便于辨认,照例取个相称的名字吧!既然有太阴之精叶的芭蕉扇,就叫它太阴扇把;孙猴子拿到手的这把就叫它太阳扇呗。是不是到达了非要写芭蕉扇的时候咯?剧情走完不就不言自明咯。

孙猴子用非常不光彩的手段(记得佛母孔雀明王不),得到了一把非常光彩的太阳扇,满心欢喜的孙猴子,这个时候只是欺负欺负了下孤儿寡母,一心想过火焰山,顺道儿找找麻烦。那孙猴子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这把太阳扇为什么还没有在那红孩儿手里呢?难道牛魔王一家和牛魔王一样憨直?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了红孩儿的实力是可以立马翻上几番的,但是却偏偏没有这么干。加上这把太阳扇,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那罗刹女不能被叫做风扇、水扇、阴扇公主了。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不叫她芭蕉扇公主、芭蕉公主、扇子公主。现在我们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和太上老君一样,牛魔王一家也对扇子非常上心,坚决不取一个配得上号的名字,而是就叫它芭蕉扇。

这个时候猪八戒出了个很好的主意,绕道儿,可惜的是取经团队没有一个人同意的。为什么?唐和尚怕的是时间来不及,孙猴子是又被人洗刷了,要报复下,沙和尚呢?沙和尚从以前联合猪八戒的位置上下来了,变成了中间派,既不支持孙猴子和唐和尚,也不支持猪八戒。为什么呢?因为那观世音亲自送回了孙猴子。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沙和尚是必然要取到真经,到西方世界去的,道派也是支持取经的。沙和尚除了在黑松林坏了猪八戒的好事以外,其他事情都是在和猪八戒同步,但是沙和尚不说话,就让人老以为猪八戒才是刺儿头。现在这个沙和尚态度改变了那么一点,不可能是因为去过花果山吧?不可能是因为去过珞珈山吧?除了观世音亲自送来孙猴子,从孙猴子拔毛变钱买糕和他们师徒的谈话来看,唯一改变的就是孙猴子的态度没那么恶劣了,那么这个是沙和尚改变态度的原因么。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你理解我,我才理解你;你看不起我,我也会看你不起。孙猴子一路行来,暂时改变了那么一点儿,这是个不小的进步,毕竟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才会有进步,估计沙和尚的态度就是往后看再说。

☆、牛魔王出场故事多

八百里范围该有多少土地呢?一个。八百里火焰山就只有一个土地。那这个土地职权范围也太大了吧。这个土地是端饭来的,一盆子吃食到底有多少呢,然后告诉那孙猴子,这个地方居然是你自己放的火: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孙猴子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擒了,压赴老君,将他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孙猴子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这几个砖飞得真JB远啊,居然超过了五万四千里之遥。我算错了么?天庭在哪里?他佛如来压孙猴子的时候是推出的西天门,落点是两界山(五行山,太行山山脉西端,陕西大国长安城西边不远处),所以天庭西门在此落点以东,而孙猴子上天总是出南天门,说明南天门下来就快到花果山了。照东土大唐来算,足足超过了五万四千里远。孙猴子力气大?能把砖丢出五万四千里远?就算是真能丢,但是那孙猴子蹬倒丹炉就了事儿了,哪里再去把砖弄到五万四千里远的地方?放卫星么。自然是放卫星的,但是谁能把这个事情安放在太上老君头上么?动手的是孙猴子,记得孙猴子在观音禅院做的是什么事情么?我不放火,我就助助风就是了。估计太上老君也是这么办的,八卦炉不是我推倒的,砖也不是我丢的,我就助了助力。所以说我们再回头望望大闹天宫的结果,是天庭丢了点蟠桃金丹,闹事者被判了刑,可是火焰山却是白白生成在此六百多年,佛派居然没有办法解决,失去的是六百多年以来,方圆八百里以上的信仰和收益。这一说,引出了一个西游记近身搏斗,武艺高强第二的家伙,牛魔王。牛魔王是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做法还是西周时期的做法,自己相当于天子,或者只诸侯之霸,势力范围采取的是夏君夷民的做法,地盘大,势力广;不像是狮驼国,五百年前,正是东汉朝的做法,权利集中,门阀当朝。

这个土地就没安什么好心: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如果只是过火焰山,确实可以再次去欺负欺负罗刹女,太阴扇不久到手了么。但是,但是这个土地是有问题的,他发布的任务是很清楚的,永除火患,甚至把佛道两派的的交易结果都说出来了,土地回天宫,地方不要了。道教怎么又不缺地方了?记得二战结束时的朝鲜和韩国么,谁都不想要,结果苏联选个代理人驻朝鲜,美国选了个代理人驻韩国。本来火焰山这块土地就不是道派的,连个土地都没有,道派在这里搞了六百多年,实在搞不出什么东西,还不如干脆拿去换利益,谁要算谁的。

最后就是牛魔王的家事儿了,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关心:土地道:“大力王乃罗刹女丈夫。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是牛魔王变心了么?怎么看出来的。牛魔王和那罗刹女三百多年的夫妻,感情都已经变成亲情了,要痒早就痒了,偏偏才痒了两年,难道不该猜测成牛魔王和罗刹女是因为红孩儿的事情吵闹了一年多,最后牛魔王没有办法,刚好玉面公主招赘,于是就成了那狐狸的入幕之宾。还记得曾说过那罗刹女很漂亮,比玉面狐狸还要漂亮么。为什么?因为她够凶: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因此就有人说了,那罗刹女老了,人老色衰,对牛魔王的吸引力不大了。要老早老了,人家是鬼仙(也是女仙,凭什么只能是人仙,难道其他的该叫雌仙么),哪里那么容易就能老的。月婆,可以指月亮,但是最多的是指坐月子的女人,不是指月亮“婆婆”,这话证明了罗刹女的凶,多凶呢?就和那坐月子的女人一样凶。不明白坐月子的女人的地位么:要什么有什么,要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只能顺她的意,不能逆她的愿。凶比月婆容貌,就是说牛魔王已经惯实得她不行了,从坐月子到两年前还都是百依百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骄纵任性到了极点。你说这罗刹女需要多漂亮,需要多娇媚,需要多柔情,才能让男人变成这个样子,完全没有点当家作主的威仪,反而只能破门而出,净身出户。你说牛魔王爱她么,你说牛魔王疼她么,你说牛魔王舍得她么。哪怕从后文看,这牛魔王夫妇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牛魔王纳妾的事情绝对是因为外因导致的,而不是如许多人和文章想象的那样,牛魔王变心了。这件事情到此还没完,牛魔王夫妇的感情之好,绝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我们继续看下去。

孙猴子既然接到了任务,就只能和在车迟国一样,想尽办法完成。哪为什么还要去找那牛魔王呢,直接完成任务就好了啊。不是,人家土地说了: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为什么,人家土地没说,但是那孙猴子也没问,他哪里知道这个就是那蛟魔王按自己的计划威胁了土地而弄出的这些事情啊。孙猴子只能不懂装懂,这个就是聪明人的毛病咯,越聪明的就越是虚伪。但是这个时候的土地说的话是什么呢?拜求,看来这个土地对于孙猴子和牛魔王的实力对比是非常清楚的,你孙猴子只有拜求的份儿。于是孙猴子莫名其妙地又到达了积雷山摩云洞外。孙猴子会按照土地的说法去做么?你都猜到了,那土地既不能强力压制孙猴子,地位也是如此的低等,孙猴子怎么可能照章办事呢。玉面狐狸多漂亮呢,赛过文君与薛涛,真是人间极品啊。问题是那罗刹女不是人间的,没办法比较啊。孙猴子是打定主意找麻烦的,反正打不过,我可以跑嘛,还记得拳击冠军和长跑冠军么。在孙猴子故意制造矛盾,挑起麻烦的意愿下,牛魔王出来了: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丑么?哪里丑,口若血盆,齿排铜板?这是凶,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牛魔王确实够凶。

那孙猴子整衣上前,深深的唱个大喏,很郑重,有拜求的假动作,存的却是挑拨是非的心思。牛魔王是怎么办的呢?答礼道:“你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么?”人是相互的,礼也是相互的,这两个妖都知道的事情,哪怕要打架,也要先做过君子,这个就叫虚伪了。面对仇人,牛魔王怎么做呢,害子之情,被你说过:确实是好事情,如果那牛魔王的企业是阳光企业,这个就是赔本儿买卖,可惜的是牛魔王家的企业都是偷税漏税的企业。欺妾的做法也看故旧之情,饶你去罢:牛魔王压根儿就不想理他,也是孙猴子不得人心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只有天朝这种只读半边书的才会非要巴着那孙猴子,什么都没学会,既没有反抗之心,又丢掉了游击的精髓,反而是吹牛皮一个比一个强,讲大话一个比一个恶。孙猴子怎么办呢,使尽手段,最后把芭蕉洞借扇子的事情给说了出来。要在做什么呢?就是要牛魔王打他的。记得曾有讲过这样的话,无论别人怎么骂你,你骂不过,就是你嘴上功夫不行,一旦你动手了,不管怎么说,不是你的错也是你的错了。猴子既然打不过,为什么要打?他能跑,自然不怕,但是那孙猴子是真打么?自然是假打:持金箍棒,随手相迎,百十回合,不分胜负,结果乱石山碧波潭请老牛吃酒。于是那牛魔王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走出门,跨上辟水金睛兽,着小的们看守门庭,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这个打架的方式可曾真的有人看懂了?先假设孙猴子尽力打,结果是牛魔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言毕,按下云头,径至洞里。主动权居然在牛魔王手里,这个孙猴子是个游击战的家伙,居然都没有了主动权,只能说那孙猴子远不是那牛魔王的对手,两个人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再一个层次。怎么办,我可不是真心要黑猴子的。那就只有算那孙猴子不尽力在打上面了,那尽力在什么方面了呢?尽力在跑的方面去,这样才能拖住牛魔王,混个平手;也能解释那牛魔王想停就停,乃是因为孙猴子没有力战,而是在力拖。力拖是在做什么?是在找麻烦,是在出气,是在恶心人,是在贯彻那土地的命令。看来是这个孙猴子根本没明白那任务和那土地说的事情的区别么?不是,反而是那孙猴子变得更精明了,洞悉了那土地说的任务:“若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首先这个土地一定就是个道派的,本来该是个死硬份子,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太上老君怪他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怪他失守,所以才会派他来守,守在这里,那这里就是佛派不敢乱动的地方,要记得刚过来的金兜山啊。而道派的说话都是真的,就是不放那关键点,所以一二三者都是些道派要的结果,那佛派要的结果呢?这个土地一说话:“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孙猴子立马就把着脉了:“你且说,早寻大力王何故”。这个是变得聪明的显著证明啊,孙猴子一路走来,成长了。佛派要的结果就是“寻着牛王,拜求来此”。这个才能解释为什么那孙猴子明明打不过,非要来找打。至于功果,胜者才为王,孙猴子是不够实力的。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