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上皇没两年就有了一堆孩子,但司徒昭无疑是最特殊的,这是上皇第一个孩子,也是长子,更是深爱的、功劳远大的皇后留给自己唯一的礼物,上皇恨不能将一切好东西都送给司徒昭,亲自抚养,亲自教育,恩宠之深,常人难以想象。而司徒昭也没有辜负上皇的期待,他文韬武略无不精通,风度翩翩,礼贤下士,风华绝代。

在贾敬眼中,司徒昭没有一点地方不好,他在朝政上的能力不言而喻,朝堂上不知提出多少好政策,每次监国都没有一丝纰漏,前往边疆还能开疆扩土打异族,为人处世本领高超不说,对待家人朋友也是响当当的好。对父亲,他孝顺有加,无论去哪里都免不了上皇的一份礼物;对妻子,他忠诚守护,定下太子妃后,就拒绝再要其他女子,上皇塞多少人给他,他能拒绝就拒绝,实在不行的,他愿意安排好衣食住行好好养着对方,生前两位皇孙都是太子妃所出;对朋友,他尽心尽力,像他,作为太子伴读,一直被对方反过来照顾着,明明年岁相当,对方楞是师长般照顾教育,贾敬不敢保证,若没有司徒昭的教导,自己后来有没有那个本事考上二甲进士。

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落到那种下场了呢?

或许,就是因为太好了,太完美了吧?所以,上天才忍不住把人招回天宫去了。

还记得那个时候,皇子们年岁渐长,渐渐地,终究不满意起自己的地位,于是,想尽办法要拉下太子。诋毁,陷害……好在上皇英明,并没有因此就忌惮起太子,但上皇看似对儿子们无情,其实心软又在乎,不过几句训斥,哪里能打消众王爷的心思?眼见上皇病重,再不做其他等上皇病死太子上位大家就真的完全没了机会,眼见上皇只是几句训斥不做其他,反而以为上皇其实也不满太子、对他们怼的做法很是默许呢,为了皇位,为了在上皇面前表现,他们竟丧心病狂的对东宫下毒!

深爱的太子妃与两个孩子皆被毒杀,若非当时太子因处理政事外出,早就一起入了黄泉,太子如何能忍?而几位王爷也知闯下大祸,连忙贼喊捉贼向上皇状告太子嗑.药糊涂杀妻害子还意图谋反——而英明的上皇当时却又做了件糊涂事,为了朝廷安定,也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们会这么丧心病狂,更想着自己病重说不得没几天就要去了不忍见几个儿子走在前头,上皇按住太子说要慢慢详查——被仇恨与怒火一时蒙蔽心灵的太子哪里等得了?竟带兵要自己解决……

这兵一带,就成了真的谋反了,几位王爷浑水摸鱼,事态大乱,加上真有人借机行刺,整个神京震动——赦大老爷的父亲、前任国公贾代善就是这次救驾身亡的。

太子无疑是厉害的,那样混乱的情况下,在上皇还想保住儿子小命的前提下,几位王爷还是被他一一弄死报仇,而他则因谋反罪被下令抓捕——贾敬知道,若太子有心,当时真反了上皇当上皇帝也有可能,但他早已心灰意冷,遂反手横剑自尽了。

太子自尽后,以他造反之名被追加罪责废太子,无法接受的贾敬申请辞官辞爵,至于后来司徒昭脱罪改封义忠亲王什么的,与他有何干系?得知太子有后,哪怕是个姑娘,贾敬也松了一口气,将人托给与四王八公全无关系的旧交秦邦业后,就心灰意冷的入了道观,从此云烟飘渺,不问凡尘问仙神。

而今,故人不见,那孩子,已经长成,他,也从道观走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先太子司徒昭的人设:康熙家二太子+李渊家大太子

人生经历像二太子,生而丧母襁褓太子什么的,底下弟弟都是狼想夺嫡什么的;个人结局像大太子,大家心目中的未来继承人,能文能武,弟弟们宫斗斗不过,然后出乎意料动刀子砍大人砍小孩作弊,就是运气比李建成好些,自己没死。不过气炸的太子决定给妄图作弊的弟弟们一些颜色看看,几乎团灭了弟弟军团,然后生无可恋的自杀了

第12章第十二章:大老爷在思考如何给妻舅们发喜帖

自从那日和隔壁贾敬提到张家后,大老爷不知怎么的,就念念不忘起来。

张老太爷戒尺的滋味儿,当年那是肝胆俱寒,每次出手都能让大老爷做一夜噩梦,那三位舅哥也是噩梦级存在,每回碰上都用智商碾压他,用武力碾压他,真是太讨厌了!还是妻子最好了,总是偷偷帮自己解围,还有长子,外甥似舅,不但长相同三位舅哥相像,就是聪慧程度也差不了多少,大老爷看着就头晕的字,他看上一遍就能背出来了!老二家现在这个据说会读书的贾珠,当年不知被“你瑚大哥像你这么大时怎样”刺激成什么样,一到考核就晕倒,天知道是真晕还是想逃避!直到瑚哥儿去了,府里再不许提及,方才有了“会读书的贾珠”。

如今想来,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张家只有一个闺女,还折在了贾家,如今唯一的外甥要娶妻了,总不能连个通知都没有吧?一想到这自己就脸红,是他大老爷的不是,人家从此不上门不联系也说得过去,他本应该更加努力去修复关系、去赔罪不是吗?居然就这么顺着躲了十几年!

这要是唯一长大的孩子娶亲时连舅家都不通知,张姐姐还不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啊!一念到此,大老爷坚持不住了,连忙把儿子叫来。

“爹你要回乡祭祖?”爹啊,别闹了,到时中秋都得在外头过了!反正隔壁府里还摆着祖宗牌位,自家也摆着曾祖、祖父他们的牌位,就近拜拜就够了不是吗?

“……金陵乃我贾家祖地,我等却十多年未去过了,这可不成。今番长房嫡孙即将大喜,你爹我正好跟你曾祖父祖父他们说说。”其实是去拿宝贝了,自从想到自家宝贝还流落在那边,不去看看不安心啊!起码重新加深记忆,不然往后要告诉你都不知道具体地方啊!难得你爹下定决心不当宅男要出门,此举值得鼓励知道吗?

“……”贾琏很头疼,这都八月初了,重阳节前真能赶到金陵么?虽然赶赶就几天,可就自家父子俩身娇体弱的,能赶路?就前段时间练得还不成形的肌肉,能负担起赶路的辛苦?别把路程拖出几十倍才怪!这还得中途控制得住自己不去那些啥啥地方耍耍!

“当然,最重要的,咱祭祖后要转往蜀地去,去拜访你外祖舅舅他们。”要不是这两大原因,他才不想出门呢!

“哦……啥?我还有外祖?还有舅舅?!!”二太太不是说他母亲那边的亲戚都死绝了吗?要不然也不会十几年来一点音信都没有!而这贾琏并没有怀疑——因为十多年前那些忌讳莫深的事情,神京不少豪门显贵都栽了,比方说珍大哥他原配娘家,以致贾蓉也是没有母家亲戚的,所以说,贾琏从来没怀疑过自己外家已经不在了。

“怎么说话的这是?你娘又不是石头变得,你怎么会没有外家?你外祖和舅舅他们,可是这个!!!”大老爷给了儿子一个爆栗,顺道竖起一个大拇指——他当年最得意的,是他这纨绔虽然自己本事没有,但架不住后台强大!别人就算看着不爽,也得憋着——最初靠父祖,他爷爷他爹都是国公爷!实权的!之后靠岳家,他岳父他舅哥们一张嘴一支笔都能定天下,谁敢惹!!!

“……以前不是从未听爹您讲过么?”贾琏讪笑。

“你也大了,也该让你知道,你外家的事了。”大老爷深吸了一口气,憋太久了,以前还能当忘了,如今提及,他只想一吐为快。

“你一共有三个舅舅……你的外祖父张家,从前朝开始就是名门书香,因着前朝末帝爱猜疑,离间计是一施一个准,像倒霉的袁大将军就是这样全家死光自己被凌迟来着。当年张家也差不多这个情况,忠心相互反被错待,嫡脉一家子下狱,最后只剩下你曾外祖这一支因回乡祭祖才得以避免,其他人都……因而,你曾外祖立誓不再为明官。直到本朝诸般顾探请求,又确见国家百废待兴,你曾外祖才许了你外祖父出山。你外祖父年纪与上皇相近,少年时就得高宗看中入朝,上皇尊称为师,曾官拜阁老,帮着上皇开创一代盛世;你大舅张守仁,二舅张守义,三舅张守礼都是人中龙凤,在朝中各有一番功绩……那时提起张家,谁不知道?就是上皇,当初你母亲还没长成的,就想定给太子为妃,让太子等她长大。不过张家不愿牵扯进皇家,拒绝了。”

“……”贾琏,贾琏他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自家一点迹象都没有的外家居然这么强悍!以及,“那爹你怎么娶到娘的?”

他爹是啥德性,想来年轻时也好不到哪去,不学无术的,怎么可能娶得到他娘?那可是可堪为太子妃的人啊!

“还不是我有个好祖父?而且虽然我本事不行,但架不住脸会投胎啊!”贾赦洋洋得意,“前朝张家出事时,祖父感叹他们忠勇却被害,帮着收敛了尸骨,张家一直心存感激来着……上皇露意后,虽然张家拒绝,但张姐姐当时无人敢娶了,然后祖父上门了,不知怎的,张家就许婚了。”

为了娶到张氏,当年他被岳父被舅哥们轮番调.教,那真是血泪斑斑啊!结果烂泥扶不上墙,再精英的老师也教不了完全无心又无才的朽木,气得差点悔婚,还是张氏坚持,他才娶到人。

“那……那为何如今,我根本不曾听过张家的事?”

就算时间是把杀猪刀,也不可能将张家的痕迹全消除吧?

大老爷浑身一震,却是流露出透骨的悲哀来,“张家作风再正,皇恩再浩荡,也敌不过天有不测风云。”

一朝风云变,夺嫡之风越吹越邪,朝中党.争激烈,上皇又身染恶疾,朝廷上下人心浮动,群魔乱舞。到最后,逼反逼死了一个太子,王爷们被太子杀了五个,自尽了一个,吓疯了一个,后头上皇扔皇陵守墓了三个,年长的十三位皇子,只有一心养狗没参与其中的九皇子现如今的皇帝司徒曦、相对平庸因而很安分守己当时的十二皇子如今的忠顺王司徒明活了下来。

都是亲生子却骨肉相残乃至酿成血案,气得上皇垂死病中惊坐起,精气神暴涨竟然转危为安了,之后,整个神京都被上皇翻了过来,无数站位的没站位的官员都被迁怒遭了难……从后宫到朝廷都是血腥味……

张家大舅张守仁当时是太子少傅,哪怕不过官职名称荣誉头衔,并不曾教导过太子,但沾上“太子”二字就已经足够刺激上皇,便被上皇以教坏太子为由下了狱。你二舅张守义脾气暴躁,欲去说理,反被政敌污为反贼砍成重伤……上皇那时气疯了,理智全无,因着太子当时还挂着“造反”之名,如何听得反贼二字?竟将张家一家先行抄家下狱。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