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贾政罢官

贾赦已经无奈了,这女儿前脚作死,这当爹的就后面跟上来了。象州学子将孔子庙的孔夫子给抬到贡院门口,上千名学子当着孔子像将贡院给砸了,原因是买卖考题。衙役镇压,失手打死了四名带头的学子,而且这四名学子还是当地最出名的四个才子,也是当地的望族子弟。

事情闹得差点造成民乱。要说贾元春是真有魅力,照理,忠宝亲王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捡了贾元春这双破鞋,谁要说他是有什么利用的心思,或者有什么想法,那真的是冤枉了徒祄,谁不知道贾家贾政这支不被贾家族里认可?他们这根本就没啥可利用的。

徒祄绝对是单纯的就是想跟贾元春在一起,不然不会死心塌地的帮她谋划,甚至帮着连秀才都不是,更没进过翰林院,不被读书人承认的贾政做了象州学差。两代皇帝也知道他没有别的心思,不然怎么能容得下他?

这学差虽然没有干预地方政令的权利,只是巡视监督乡闱,看有无疏漏作弊等现象,确是读书人被认可的一种表现,端得清贵。徒祄想来也很清楚贾政干啥啥不行,所以直接给他弄到象州去了,这象州一大半都是少数民族,并不太重视考试,徒祄让他过去就是走个过场,等任期一到,就把他抽回来,到时候给他升个官职高点的闲差养老就是了。

就是如此简单的事儿,他都能办砸,他到了地方以后,倒是听话的从来不去干涉政务,每天除了跟当地的酸儒们喝酒做几首狗屁不通的诗词以外,就是玩儿当地的乡绅等送来的女人,该干的事儿,都交给了一个手下。

这个手下就是其中一个尤为得宠的小妾的兄长,当地有名的地痞,也是泄露考题的关键人物吴才德。他让自己的妹妹哄着贾政说出本届考题,然后分三等卖给考生,一万两的只要进去走个过场,就会有人将完好的卷子填好。就等着发榜就行。五千两的会将答好的卷子答案让你背下来,然后到时候默写就成。两千两的只有考题,需要自己想答案。

据说上一次就有过经验了,只是因为卖的人少,也没有人知道,事情就被遮掩过去了,只是中了秀才去参加会试的都没有通过,上面觉得他政绩太差,考核看在他上面有人的面子上,只给了平,所以没能升迁回京。

吴才德这次用卖考题得来的部分银子帮着贾政给上面打点好了,只等着乡闱过后,就将考评打上优,等吏部将文书发回来,贾政就可以回京了,贾政也给吴才德承诺,自己回去以后,也把他带回去,到时候让他外放做个小官。

结果这次做的太过,从解元到第八十名,都是买考题的人,而且其中一个连名字都写不明白的乡绅,在考试之前就吹嘘自己这次必能得到前十名。刚开始大家都以为他在吹牛,并不太在意,结果等桂榜公布的时候,这个乡绅的名字真的在榜,还是第七名。

学子们马上意识到了不对,而且一些当地书院鼎鼎有名的学子要么直接落榜,要么就在极为落后的名次,更可气的是前三名贴出来的文章还是他们自己曾经写的文章,这下考生们不干了,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金榜题名,结果自己写的文章成全了被人,自己反倒名落孙山。于是受了委屈的学子们将事情告到府衙。

所谓官官相护,不说贾政身后据说是有大背景的,就是他们自己也得到吴才德帮着孝敬的银子了,所以就以妨碍公务的罪名打了几个学子,然后将人撵了出去,这些学子们更气愤了,聚到一起将孔子像抬到了贡院门口,他们要让孔夫子看着这污浊的考场被砸掉,也是为了将事情闹大,得到公正的对待。

结果却将矛盾更加激化了,死去的四个学子家里也都是有氏族的,要知道,古代这样的氏族,通常都是倾一族之力培养一个最有天分的学子出来,指望着他一朝鱼跃龙门,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自己族里最有希望的苗子就这么没了,简直就是断了所有的希望,这怎么能就这么算了?赔偿?你能赔得起二十来年一个氏族付出的时间和财力吗?

你千万别小看氏族的能力,尤其是几个氏族联合,那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府衙能受得了的,至于军队,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谁敢轻易出兵?是要造反吗?就是石智勇想要出去以练兵的名义出海剿匪,都得事先请示了皇上,得了手谕方可。

至于贾赦让他派人帮忙去管金陵府的事儿,一来用的人数少,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贾赦拿着金牌,上面有如朕亲临四个字,相当于代天宣旨,同时还手握龙泉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他等于是奉旨行事。

所以象州驻守的军队只能看着府衙闹事,自己将事情八百里加急送到御前,等着皇上下旨,是安抚百姓还是做叛乱处理。当然,驻守军队也是觉得百姓闹得好,不然事有轻重,完全可以酌情处理,帮忙简单镇压一下还是能做到的。只是军中的汉子们,尽管可能没有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可是他们却是真的看不惯贪官污吏横行,也是希望朝廷能给予公平处理。

徒禛都想骂娘了,这还能消停了吗?自己前脚从行宫回来,后脚就接到八百里加急公文,而且两次的罪魁祸首还是父女俩,这贾政真的是贾代善的种吗?真不是小史氏偷人得来的?可是无论是贾赦,贾敃还是贾敐那都是不错的啊,怎么就贾政这样那?贾元春偷人不是随了小史氏吧?

徒禛想着这些不靠谱的事儿,可是还得处理,赶紧将大臣们连夜叫了进来商量该怎么处理,派谁去处理,象州虽然不像江南那样是士林中轴,可是这事情一个弄不好,寒了天下学子的心,那就麻烦了。

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是也得人家愿意卖啊,一但大家都觉得不公平,不愿意出仕,那朝廷上哪找人才去?人家愿意逍遥乡野,你就是帝王也不能硬逼着人家给你卖命吧?有能力的人,就是皇上拿这事儿都没招,就像贾赦的小师父,太上皇那时候不想将他收为己用吗?

那是不可能的,最后不也只是用贾赦逼着他认可了逍遥男爵的爵位罢了,还得允诺,不受有爵位者不可私自离京的规矩,只是希望必要的时候能出手相帮,顺便做给有本事的人看着,希望借此招到有本事的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