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往往这个时候男孩的眼睛里波光流动,闪烁着聪慧的光芒,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自信和活力让叶清远很在意。也许就是这种聪慧吸引自己,叶清远暗想,小城的生活太过安逸舒适,他歇够了身心却常常忘了今夕是何夕。封严身上的活力让他记得自己还风华正茂,还能做些在自己年老回忆过去时津津乐道的事。

封严问得最多的事叶清远为什么偏安这南方小城,他知道叶清远曾拥有过多让人赞叹的经历和机遇,17岁的年纪对那些除了艳羡还是艳羡,所以他更加不理解叶清远的行为。

说实话,叶清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无法跟眼前还是孩子年纪一样的人谈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那些都在封严的政治课本里,不在生命里。况且他自己都没搞懂自己要什么,何必带坏一颗祖国即将成熟的果实呢。叶清远自嘲地想。

叶清远闭着眼,思索片刻,开口对封严道:“还记得第一次你来我这儿借书,问我为什么不登记身份信息吗?”

“对啊,我还问你难道不怕有人私藏不还?你说,他要是私藏就说明是真喜欢,送给他也没关系。”封严笑着回忆起当天的对话,他心里还想着,就因为这句话,我才爱到这儿来,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喜欢。

“其实,我这书店刚开张的时候还真有偷书的,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还是别人告诉我的。”叶清远看着封严困惑的表情,笑着继续道:“那是个孩子,三年前刚上初中,来我这儿租漫画看。刚开始还按时还书,后来见我不怎么上心,就动了歪心思。他把从我这儿低价租出去的书3块钱一本卖给同学。后来他告诉我,在他卖了大概20本后,被同班一个同样爱看漫画的女同学发现了,因为那小姑娘发现在我这儿能花更少的钱就能看到想看的漫画。小姑娘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于是就不再从男孩那儿买书。但她慢慢注意到书店里那些她还没来得及看的漫画隔几天会出现在别的同学手中,而店里相同的漫画却不翼而飞,她在租借笔记本上查到借那些漫画的人都是那个男孩。前因后果一联系,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我。”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封严道。

“对,明明花三毛钱就能看的漫画,为什么要花多十倍的价格买下来,又不是搞收藏。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孩子家境困难,他卖书挣的钱只是想每天给瘫痪的母亲买两个鸡蛋吃。然后我就告诉他,让他在学校帮我宣传书店,每介绍一个客人来,我就给他三块钱。”

“然后呢?”封严问。

“然后他真的认真帮我在学校宣传,并且主动帮我监督那些借书的同学,谁过了两个星期没还书,就去学校催人。”说到这里,叶清远笑了:“挺可爱的,是不是。”

“后来呢?”封严催促。

“后来,他在我这儿帮了两年忙,一年前跟亲戚去广州打工,现在在一家饭店当帮厨。其实他学习成绩挺好,但母亲瘫痪,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父亲没什么文化,每年在工地上当小工挣的钱没法儿支撑全家的生活开销。我曾劝他念完初中再出去打工,可那年他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债台高筑,他说他没有办法再坐在学校里安心念书。连夜跟亲戚上了南下的火车。”

“挺可惜的。”封严叹道。

“你觉得可惜,但他却很看得开。他到了广州后发现那儿有很多旧书摊,书都论斤称。他每天下班后就去逛旧书摊,收那些旧的还不算厉害的书,然后打包打包给我寄过来。店里有顾客看完书想买下来珍藏的,我都让他在旧书市场淘,每本比成本价多一倍的价钱买下来。自他之后店里偶尔出现卖书行为,但持续时间不长,一来会有人举报,二来大家都知道能在我这儿看到更便宜的书,就不去买那些人的书了。慢慢的我这儿基本没有偷卖书了。而且来我这里租书的客人很多也把自己家里的旧书放我这儿来,他们说放家里也是占地方还不如拿出来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租书的钱他们也不要,说就权当交书店的房租和水电费。”

叶清远定定地看着封严,说道:“你觉得我这样的书店能在那些大城市开下去吗?刚开始我开这小书店纯粹为了个人爱好,可后来在这小城里住的时间长了,越发不想离开。人情味。后来我想,我喜欢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的人情味,让人安逸和温暖。”

☆、第5章

人是记忆动物,只有处在熟悉的环境中才会敛去全身乍起的毛刺,耷拉下竖起的耳朵,闭着眼,蜷缩着毛茸茸的身子,枕着大尾巴睡在温暖的洞穴里,哪怕此时外面寒风呼啸,大雪纷扬。

但什么时候开始熟悉这里的一切?在天色将明未明的晨曦里,抬头总能看到月亮挂在窗外,透明如薄玉。下了楼会看见那扇亮着暖色灯光的窗户;头顶晾着滴着水的各色衣物,自行车排成一排堆放在漏雨的车棚里,革制坐凳上汪着小小一滩水。出了巷口烤红薯的大爷正弯腰生炉子,炉子旁堆着半麻袋待烤的红薯。再走10多米,烧饼摊边已经围了两三个人,空气中隐约有烤肉香味。菜馅的1.5一个,肉馅2块钱一个,甜闲适中,酥脆爽口。每样各来一个,再加一杯豆浆,直到中午才觉出饿。步行30分钟,走完4条街道,穿过8个十字路口,等3个红绿灯,下一个路口左拐,踏上一座跨度15米的石桥,“启明高中”四个金灿灿的大字出现在眼前,半开的电动伸缩门陆续有年轻的身影穿过。一上午课结束后,习惯性拿出手机,看完那条熟悉号码发的短信后,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书包冲出教室。迎面而来的发福的中年女教师就看到奔跑的少年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阳光洒在那张蓬勃的脸上,忍不住感叹一句年轻真好。封严知道,自己这时候肯定傻透了。“封严,中午又不跟我吃饭啦?”同桌小胖在身后哀嚎。小跑5分钟到校门口,就看到那个人斜斜靠在梧桐树下,眯着眼,懒洋洋说:“昨天张婶送我一条大鲫鱼,咱中午吃红烧鲫鱼。”细碎刘海遮住眼。然后微风吹过,吹动头顶丝絮般的浮云,吹落泛黄的梧桐叶旋转坠地,吹乱一颗青春悸动的心。

闲远书店里有个小里间,七八个平方,里面放着张躺椅和简单的锅碗,作午饭和午睡之用。自封严常来后,叶清远又添了张木桌,给他写作业或看书用。

“隔壁阿雅喊我有事,你先吃。”叶清远把鱼端上桌,解下围裙,走了几步,想了想,转身从靠墙的碗橱里拿出一个碗,然后夹了小半边鱼,笑着说:“张婶这鱼挺鲜的,我给阿雅他们送点过去。”

剩下的半条鱼,酱汁淋漓,鱼肉洁白,香气袅袅,封严伸出的筷子就这么怔怔停在碟子上方,斜刺出来的乳白色鱼刺在阳光下怎么看怎么扎眼。

小城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谐。哪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会拿出些许送给关系好的三俩邻友,既是礼貌,也算情分。这些封严知道,前些天他给楼下郑老太的孙子讲数学题,老太高兴地给了他一篮子黄橙橙的蜜桔。只是……只是……说不上来为什么,心里却堵得慌。可能是叶清远把特意给他做的鱼分给了别人,也有可能是叶清远大中午吃饭的点不好好吃饭,跑去串门子,待会饭菜凉了,吃下去又该胃疼了。叶清远有胃疼的毛病,考大学的时候落下的,后来又北上南下地四处做志愿,风餐露宿,胃疼的毛病更严重。大冬天吃凉饭,可不得叫唤肚子疼。嗯,就是这样。

“小叶哥,你手艺不错啊,哪个姑娘嫁给你可有福了。”阿雅眼角眉梢风情满满。

“小叶哥,这鱼不错啊,就这么点儿?剩下的都给封严那小子了吧,偏心。”小顺不满的扒饭。

“哎,小叶,这鱼怎么做的,回头教教我,家里那个小祖宗嚷着我做菜不好吃,爷俩天天跑出去下馆子。”说着,老板娘瞪了眼默默看电视的老板,后者“嘿嘿”着讨好地笑着。

午后暖阳透过玻璃门照进理发店时,里面的人或站或坐,笑着,说着,其乐融融。

“叶清远,再不吃饭就凉啦!”封严站在玻璃门外店外大喊,语气里的怒意自己都没意识到。

“……”

“……”

然后就这么安静了下来,店里的人都往外看,就看到少年逆光站在门外,亚麻色短发在阳光下毛茸茸的,英俊的脸因为背光的缘故蒙上淡淡的阴影,皱着眉,嘴唇紧紧抿着,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叶清远心里一动,有什么倏地划过,没抓住,就这么溜走。

人家只是来送鱼,被拉着说了老半天,饭都没吃,是不太好啊。不过这小家伙不用这么生气吧。老板跟老板娘互相看了看,一时有些尴尬。

“呦,小叶哥,你还没吃呐,在店里吃呗,你尝尝我的梅干菜烧肉怎么样,上次你教的,今天验验成果。”阿雅最先反应过来,笑嘻嘻说着,拉着叶清远的胳膊往厨房走。

“下次吧,这鱼我烧了半天,一口还没吃上,封严肯定给我留着呢。走了啊。”叶清远摆摆手,笑吟吟回了书店。

“阿雅姐,小叶哥对这封严还挺好啊,天天中午给他烧好吃的。”小顺酸溜溜说道。

“人家可是北京来的,将来又要回北京,再好不也就一年。”阿雅看着封严背影,神色复杂的说道。封严跨进书店的脚停住,他回头看了看阿雅,后者撇撇嘴,冲他笑笑。

☆、第6章

启明高中晚自习实行自愿制,要是能保证成绩在升学率百分之85的全省重点中学里屹立不退,可以不来学校自习。但没人能拍胸脯有这个自信,大家都自愿来自习,所以自愿这个说法,倒也行得通。启明校长路过灯火通明的高三教室,对百分百的上座率表示满意。

封严初转学过来时因为不知道,跟着上了一个半月的晚自习。后来跟同学聊天时得知自习自愿,做了启明高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他将在家自习的申请书交给班主任时,腆着肚子的班主任着实有些意外。不过这个转学生成绩位列前三甲,也为了让启明中学人性教育的口号有个实例,嗯……放行。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