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大圣把唐僧抱着走了一段路,唐僧抵死不从,只得放弃这暧昧的姿势,把他背在后背上。过了两天,三藏下面的疼好了大半,便挣扎着自己下来走路。

大圣见他磕磕绊绊地走山路,又是好笑又是可怜,再加上他又拄着一根锡杖,从后面看更加像一个老翁一样了。因此艰难处仍要大圣负了他前行。

这般走了一些日子,有一段路格外难行,一条弯曲漫长的羊肠小道,左边是峭壁,右边是云雾蒸腾的深渊,脚下又是冰又是雪,十分滑脚。偏是这一天风大,唐僧拄着锡杖,扶着石壁,走得晃晃悠悠,只怕一不小心就被狂风刮落山谷中去。

大圣看不过眼,本来是在身后搀扶着他,这时便从他头顶忽地跳到他面前,倒把三藏吓得晃悠了一下。

猴王嘿嘿笑了两声,蹲下身子,道:“瞧你走得风摆杨柳一样,倒比闺秀还袅娜。行了,别逞强了,快趴在我身上,我驮你过了这道山。”

唐僧晚上被他压了也就罢了,白天也要被他嘲弄,气得扭了脸,把锡杖往地上重重一顿,鼓着气儿说:“不用你管!贫僧自己也过得去!”

猴王见他别扭任性,这样险境又不好与他理论,只得挤着眼睛笑道:“我的亲师父!西天佛经向你招手哩!你若是一失足掉了下去,只能魂魄上雷音了,可难为君王像望夫石一样地盼着你!”

唐僧想到唐王对自己的厚恩,也只得回心转意,屈就着伏在猴王背上。

大圣直起身子,一面走一面叹气。

唐僧听了有些不耐烦,道:“你若是嫌累,就把贫僧放下,方才本没有求你,是你自讨苦吃。”

猴王大大叹了一口气,道:“世人找人帮忙,都是三跪四求的,我们两个倒是反过来了。老孙饶是作牛作马,还要看人脸色,苦求了才得作。”

唐僧默然片刻,才说:“你如果从此改邪归正,知礼守法,我自然是感激的。”

猴王噗嗤一笑,道:“我若是不能任情尽兴,从心所欲,便不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唐僧沉默不语。

忽然听到前面呼喇喇有急流之声,唐僧好奇地问:“前边定然有水,不知是江是河?”

猴王笑道:“你问是江是河,可太抬举它了,这里是蛇盘山鹰愁涧,只是一条比较宽阔湍急的山涧罢了,只是衬着这悬崖峭壁,才长了它的气势。如今天色不早,今晚便在这涧边过夜,明儿找船过去。“

猴王在山涧边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台,安置了行李,又故伎重演,这次是用一匹粗布围成一间小屋,地上铺着前些天打的虎皮,头顶无遮无蔽,开着天窗。天上虽然此时飘下雪来,却都被不知什幺力道弹开了,一片也落不到这房间里来。

猴王聚了地下热气在这方寸之地,然后便出去了一次,端回一个大砂锅,又揣了几根大红蜡烛。

唐僧揭开盖子往锅里一看,原来是一锅白白软软的米饭,上面还铺着蘑菇笋干,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唐僧心中一阵高兴,行路之人能得一碗热饭吃就不错了,现在居然还配得有菜,这幺有滋有味的,不用干嚼米饭,可真是佛祖慈悲。

猴王拿出钵盂,舀了一钵饭菜给他。

三藏吃了两口,顺口问道:“这饭菜是哪里来的?“

猴王笑道:“离此南方七百里处有一个富户,今儿正好斋戒作法事,我到他家后厨一看,就这一道饭食最齐整,便拿了来供奉师父。”

唐僧点头道:“这家檀越居士肯如此敬佛,后来必有福报。可是你只舀一碗饭罢了,何必全端了来?倒让他家少了吃的。”

猴王乐道:“师父,你还不知道,老孙偏好干这种连锅端的事情!”

用罢斋饭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可惜今夜却没有月亮,夜沉沉一片漆黑。大圣点上红烛,三藏一时不想睡,便拿出一卷经文在烛光下诵读。

猴王看着他读了一会儿,忽然笑道:“师父,你从小儿便只知念经,可若是不知世事,只怕念再多经也无法普度众生。”

唐僧略有些不悦地说:“贫僧可不是那一味死念经的和尚,虽不敢说三教九流无所不知,但于世情也略知一二。”

猴王见鱼儿要上钩,便紧跟着问了一句:“既然如此,你可知道人生四大喜事是什幺?”

“自然晓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猴王一下子窜到他身边搂住他,从胸膛里笑了出来,道:“这荒山野岭的,其他的喜事也不用说了,只剩了一喜,可得抓紧行一行!”

法师被他按翻在地,万分紧张之下脑子便转得格外快,一下子明白他指的是什幺,立刻哀叫挣扎起来,又是训又是骂,幸好这里地势险恶,又已是夜间,没有一个外人到此,他才敢放声叫。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novel.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